
6日深夜10點50分,多名剛逛完商場的市民在經四路萬達廣場公交車站等公交車。記者郭堯 攝
按照計劃,包括K55路、101路、117路等在內的12條零點公交線路將試運行到9月。之后,“夜行俠”們是否繼續運營,目前濟南公交總公司還沒有最終敲定方案,但本月計劃再延長一批公交線路的收車時間。
日前,記者再次對數條夜間公交線路進行了體驗,了解到,經歷了6、7月的平淡和8月的火爆,隨著天氣轉涼,9月載客量有下滑趨勢。
【記者體驗】
晚9:30-10:30常滿載,“購物狂”和營業員是常客
9月6日晚近10點,位于經四路上的某商場已經廣播數遍“明天再見”,可王芳依然沉浸在“掃貨”中。商場打烊了,她意猶未盡地提著大包小包走到位于商場前的站牌處,等101路公交車,此時在這里等車的人至少還有10人。
每天晚上8點到9點半算是夜幕降臨后公交相對穩定的運送時間,此后隨著各大商場打烊,客運量會迅速增長,形成“夜間小高峰”,周末和假期人更多,常人滿為患。這其中,像王芳一樣的“購物狂”占了大部分,此外還有商場下班的職員等。
同一時間,在泉城路上的幾個站點,早就站滿了等車的乘客。此時依然運營的不僅有零點公交101路,還有3路。“一般我們按照6-8分鐘一班的頻率發車。”101路調度員周先生說,晚高峰單車運送量可達近百人次。
晚10:20左右,記者在芙蓉街站點登上一輛101公交車,車上基本都是年輕人。
晚11:00-11:30發車頻率降低,乘客迅速減少
晚上11點前后,無論是車站,還是公交車的乘客量迅速減少。
9月5日晚11:10左右,記者在全福立交橋西站點處坐上只在夜間運行的夜605路公交車,車上只有5名乘客。記者連續乘坐了幾站,所經過的站點都沒有人在等車。
6日晚11:00多,記者在零點公交117路位于經十路上的全民健身中心站點看到,等候公交車的只有零星幾人。當天是周末,又是中秋小長假,當時經十路仍燈火通明。
次日0點左右最后一班車,只有零星幾名乘客
7日凌晨0:10左右,記者在大觀園附近乘坐上南行的4路公交車,乘客不多。6日凌晨,記者曾乘坐過夜605路公交車,車上也只有零星幾名乘客,一圈跑下來已經到了凌晨1點半。
“剛開始延時收車至零點的時候,經常空跑,有時跑一圈也不過三五位乘客。”117路駕駛員告訴記者,從7月底開始,跑一圈能拉到20-30人,不少是帶著酒氣的乘客,以及下班后的代駕司機。
可最近,乘坐零點公交的乘客又開始減少了。有同樣感受的還有包括101路、夜605路、82路、K55路在內的多位駕駛員。夜605駕駛員韓師傅說,可能與進入9月后,天氣轉涼有關。
【運營情況】
客源:最高單日曾運送5000人次
到9月5日,零點公交試運行已經滿3個月,其間運營情況如何?據了解,6月份零點公交開通之初,每天的客流僅為1000人次左右,7月增加到3000人次左右,8月達到4000余人次,最高峰時甚至達5000余人次。
據介紹,自今年6月5日正式投入運行的12條零點公交線路,形成了“米”字和“井”字形路網,使得乘客通過錯時發車的零點公交在夜晚也能實現換乘回家。
算賬:離盈利還有很大距離
根據此前記者掌握的數據,每天夜間近70部單車荷載人數超過60人的公交車,按照每輛車至少跑2圈的頻率穿梭于大街小巷,從油氣費到駕駛員工資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即便每天運送量都能達到5000人次,夜班公交距離盈利還有很大距離。濟南公交相關負責人也曾坦言,“虧本是肯定的”。
對于是否會繼續開行“夜”字頭公交車,“我們在開線時也會將開線成本考慮在內,畢竟如果一條線路開設后時常空跑,那么開線的意義就不大了。”該負責人說,此外,駕駛員也是開線時必須考慮的問題。開夜班公交的駕駛員很辛苦,最后一趟零點車發出后,最遠的K55路收車時已經近凌晨2點。此前,濟南公交也規劃出了幾條“夜”字頭公交線路,和目前的夜605一樣只在夜間開行,但上座率偏低,是否再開行其他的夜公交,得進行客流分析調查后再定。
計劃:將延長一批線路的收車時間
不過,濟南公交計劃再延時一批公交線路,“不一定延時到零點,按照計劃會延時到晚上9點半至10點之間。”濟南公交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粗略計算了一下,目前濟南公交共有運行線路225條,部分線路由于道路維修等原因目前處于停運狀態,正常投入運營的線路為220條左右,每年的3月到10月是公交的夏季運行時間,收車時間較晚,晚9點半以后收車的線路已有近40條。
上述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批延時的公交線路將以城區比較繁華的商圈周圍線路為主,圍繞大型商超、醫院等地。依此推斷,下一批延時的線路可能包括48路、76路在內的部分穿越繁華區域的公交線路。 (記者尹爽)
【延伸閱讀】
夜公交如何添火“夜經濟”
在此次探訪過程中,記者注意到,12條公交線路經過大大小小超過10條自發形成的夜市街,沿途經過的小吃攤很多。“夜公交給我們帶來了更多客源。”在館驛街附近,一位麻辣燙攤的攤主告訴記者,現在晚上12點還有公交車經過,他們的攤位會多經營一會兒。
“有夜公交,有時候會和女朋友坐著公交去吃攤兒。”市民于先生說,有時候看電影、唱歌晚了,也會選擇坐公交。此前,曾有人算過一筆賬,按照濟南常住人口600萬,每天有10%的市民在夜間進行約50元左右的消費估算,每晚的消費額就達到3000萬元。“夜經濟”無疑是一塊大蛋糕。
在濟南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解傳喜看來,交通和經濟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他認為,濟南的交通是制約夜經濟的一個因素。公交延時,首先是便民,其次就給了濟南夜經濟的繁榮一個契機。不過他認為,要搞活濟南“夜經濟”,不僅需要時間,還需要很多方面聯動。
“聯動需要經過統籌考量和測算。”解傳喜說,比如,商場之所以在節假日會延長營業時間,是因為“邊際收益”大于“邊際成本”,但如果把營業時間延長常態化,他們就要考慮收益是否足以彌補支出。
解傳喜認為,除商場外,有關部門可以在餐飲、健身等其他消費者要花費更長時間的項目上下工夫,進行統籌規劃。他認為,年輕人的消費力很強,今后“夜經濟”的消費項目和種類應該進一步增加,讓他們更加接受和習慣豐富的“夜生活”,這樣或許會對濟南的“夜經濟”帶來更多變化和發展。 (記者尹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