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9月26日訊(記者 孫乘昀)近日,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對日用消費品、建筑和裝飾裝修材料、工業生產資料和農業生產資料等重點產品組織實施了省級監督抽查。
據悉,本次共抽查了1374家企業生產的46類1514批次的產品,其中日用消費品抽查了12類,不合格率為12.2%;工業生產資料15類,不合格率8.3%建筑裝飾裝修材料7類,不合格率為10%;食品相關產品5類,不合格率為7.8%;勞動防護用品4類,不合格率為3.6%。不合格率最高的是農業生產資料,在88家企業生產的3類88批次的產品中,不合格率為11.42%
大眾網記者了解到,本次共抽查46類1374家企業生產的1514批次產品。經檢驗,1233家企業生產的1373批次產品合格,檢出14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9.3%。其中,農用薄膜、中空玻璃、電力變壓器、棉被類產品、針織服裝、安全帽等20種產品的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0;毛巾、商用燃氣灶具、勞動保護鞋、吸油煙機、水泥等13種產品的不合格產品檢出率低于10%;輪式拖拉機、液體加熱器、學生服裝、機床、建筑保溫材料等8種產品的不合格產品檢出率介于13.3%至20.0%之間;采暖用散熱器、建筑防水卷材、防火門、工程機械等5種產品的不合格產品檢出率介于22.6%至58.8%之間。
如果按照企業生產規模劃分,大型企業的產品合格率明顯高于中小企業。本次抽查的大、中、小型企業數分別占抽查企業總數的11.01%、28.90%、60.09%,不合格產品檢出率分別為2.73%、8.05%、11.27%。
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工作人員告訴大眾網記者,本次抽查的一大特點是加大了跟蹤抽查力度。在抽查的46種產品中,除微型計算機、食品加工機械(饅頭機)、不銹鋼餐具(器皿)等8種產品為首次開展省級監督抽查外,其余38種產品均為近3年內連續跟蹤抽查的產品。其中,有15種產品質量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中空玻璃、通用小型汽油機2類產品2013年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檢出率分別為20%和12.5%,本季度未檢出;工業和商用電熱食品加工設備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由2013年的20%降至本季度4.6%。同時,本季度抽查也發現有10家企業近3年監督抽查連續2次不合格。
據悉,本次抽查共發現的141批次不合格產品的主要質量問題集中體現在:學生服裝、毛巾產品纖維成分含量不合格;安全網耐沖擊性能不合格;商用燃氣灶具熱負荷準確度不合格;采暖用散熱器螺紋精度不合格;液體加熱器輸入功率和電流不合格;建筑保溫材料導熱系數不合格;防火門耐火性能不合格;建筑防水卷材熱老化不合格;勞動保護鞋耐壓力性不合格;玻璃纖維制品斷裂強力不合格;橡膠密封制品熱老化不合格;吸油煙機、工業和商用電熱食品加工設備接地措施不合格;低壓輸水灌溉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拉伸屈服應力不合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