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攜程網網上訂的電子門票,是在這里換成紙質門票嗎?”5日上午,泰安游客劉女士來到天下第一泉風景區趵突泉景區游客中心咨詢臺。
黃金周已過去5天,各景區在迎接大量客流的同時,也在擁抱著新的旅游消費方式。隨著手機APP的廣泛應用,散客自助游越來越普及。目前,濟南大部分景區都已實現網上訂票,在這背后,大型旅游電商之間的“燒錢”暗戰也悄然打響。
景區:網上訂票增長快 游客不用排長隊
據記者了解,目前濟南很多景區已經可以網上訂票。天下第一泉相關負責人稱,從年初開始,他們已經與攜程網、同城網達成合作,天下第一泉原價 75 元的套票,從網上買只需70元。“游客買了之后,可以拿著驗證信息到大明湖和趵突泉的游客中心去換紙質票。”該負責人說,從門口檢票情況來看,今年五一這種票還不是很多,十一明顯多了。
跑馬嶺野生動物世界也推出了網上預訂門票的服務,原價 80 元的門票,網上預訂只需70 元。“游客到售票處報自己的名字和手機號,就可以給他開入園單或者出電子票入園。”相關負責人郭女士說,“10月3日當天景區的總收入是60萬元,其中網上訂票的銷售收入超過10萬元,占1/6強,總收入里還包括旅行社團隊的收入,如果只算散客,比例還高。這個量已經比去年翻番了。”
泉城歐樂堡夢幻世界在這方面走得更快,目前其已有美團網、攜程網、同城網等6家合作網站。10月1日至5日,通過網絡預訂票的游客占到散客總人數的15%以上,5天約有15000人通過網絡提前預訂門票,省去了當天排隊購票的等待時間。而且,目前景區正在搭建自己的網絡電子分銷平臺,可以進一步減少排隊購票、檢票環節,屆時游客可以憑借身份證、手機等有效方式直接刷票進園。
游客:以前找熟人打折 現在“網購”更便宜
從旅游電商的統計來看,這種在線預訂旅游的增長趨勢更加明顯。9月29日,途牛旅游網發布《2014國慶出游數據報告》,報告顯示,2014國慶移動APP預訂量增長迅猛,較去年同期增長近400倍。
該網站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消費者通過移動端預訂出游呈火箭式上漲趨勢,與傳統PC端相比,移動端在上網形式、操作便捷等方面更勝一籌。從年齡層看,2040歲間的年輕群體更傾向于使用移動APP完成出游產品的預訂;從預訂類型看,“出境長線”、“國內長線”、“周邊”、“出境短線”、“自駕”依次為APP用戶選擇的國慶出游方式。
旅游達人王國軍的親身體驗也能佐證這種趨勢。以前他出去玩都是通過在旅行社的熟人,拿到一個內部價或者員工價。不久前,他和幾個朋友一起去韓國玩,同樣是5天的產品,旅行社的熟人給出了近2000元的價格,而他的朋友從淘寶上看到最便宜的產品只需要999元。最后,他們四五個人選擇了從網上預訂,“玩得一樣很好”。
專家:游客手指輕點 電商情愿“燒錢”
在線預訂旅游引領的散客化趨勢不僅對傳統旅行社造成沖擊,幾大旅游電商之間開始了“燒錢”較量。“電商們燒錢的用意是培養用戶消費習慣。”業內專家表示,正如之前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之間的“價格戰”過后,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嘗試這種新型的打車方式了。
正如山東大學劉悅坦教授所講“羊毛出在牛身上”的理論,旅游電商通過運作,以分擔支出的方式達到電商、景點運營方、游客和銀行(或第三方支付公司)四方共贏。根據有關數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同程網簽 約門票的景區數達到8000家,不但景區收入沒有減少,銀行多了許多新開卡用戶,游客也確實得到了實惠。
驢媽媽旅游網的CEO王小松曾公開表示,與在線旅游產品類別中的機票、酒店和旅游線路等產品相比,門票業務客單價低,但門票作為“引流工具”,可以帶動整個網站的其他產品。以門票為核心的自助游和平臺代售業務將是電商的未來發力點。
相關提醒“蛋糕”雖誘人“陷阱”要當心
資深旅游人荊女士近年來把在線旅游作為主要的出游方式,但次數多了,她也發現了這種新旅游方式存在的一些問題。
“比如,去年我們幾個人約著一起去云南玩,從網上預訂了行程后,已經交了費用,結果又被告知這個團取消了,費用就不能全部退回來了。”荊女士說,因為當時他們跟網站簽訂了電子合同,簽訂24小時內就必須付款。但在電子合同中都會寫明退訂要求,一般退訂的話機票的70%將會被扣掉。
荊女士表示,還有的網站不太正規,她和朋友一起出去,但簽合同時,網站只與她簽一份合同,這樣一旦發生糾紛,其他游客的權益就很難維護。再比如,在出國游方面,如果旅客去的目的地不是免簽或落地簽國家,就存在辦理簽證的問題。如果已經付款卻發現簽證被拒簽了,那這部分損失也由游客承擔。 (記者遲煥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