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10月9日訊 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是轉變政府職能的“先手棋”。圍繞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山東通過建立行政審批目錄制度,將越來越多的行政審批事項取消和下放,不斷提升行政審批效率。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報道,作為一家業務繁忙的物流企業,膠州天弛倉儲有限公司有十多人專門負責跑項目審批。而這個月,企業正在對部門設置進行調整,醞釀著撤掉專跑審批的項目部,原來負責跑審批業務的人員將被分流到其他部門。膠州天馳倉儲有限公司總經理蘭斌:自從權力下放以后,簡化了(辦理)手續。現在只保留了兩三個人在跑審批,剩余的人把精力投放到生產經營當中。
企業撤掉項目部,裁減審批人員,這背后的原因是省政府把部分項目審批權下放到了縣里和鄉鎮。這家企業所在的膠州市李哥莊鎮,鎮政府承接了178項行政審批事項,從職工的社會保險,到億元的環評項目,鎮上都能辦理。膠州市李哥莊鎮公共服務中心主任馬培君告訴記者:單純從勞動(用工)網上備案這一項來說,與去膠州(辦理)相比,每次可以節約時間大約三個多小時;一個月下來,就為企業減輕負擔兩萬多元。
膠州市把權力下放到鄉鎮,方便了百姓,為企業減了負。而在濟寧梁山,縣里圍繞創新服務模式、提高審批效率做起了文章。到梁山縣政務服務中心辦理營業執照的孫經理發現了一個新變化:服務窗口開始推行實名服務,柜臺上放置了印有工作人員姓名、照片和聯系電話的臺簽。每個窗口擺放著一臺評價器,群眾可以對工作人員進行即時評價。
今年,梁山縣67個窗口服務單位全部實施“實名上崗”。以往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政務中心,被打造成了便民窗口。梁山縣委書記田衛東稱,辦結速度比過去提高了40%,下一步提出:爭取實現(按時)辦結率達到100%,群眾滿意率爭取達到100%。
今年,山東簡政放權的重點是對權力清單實施清理,建立行政審批目錄制度。今后,未列入目錄的審批事項一律不得實施。明年一季度前,所有市縣都被要求公布權力清單。截止到目前,山東今年已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32項,涉及企業投資、資質資格認證等領域。年底前,山東還要再取消下放1-2批行政審批事項。省政府研究室綜合處處長趙昌軍說:簡政放權,不能眼睛光盯著減少審批數量,還應該更加注重質量和實效,更加注重建立長效機制。因為對企業來說,一個寬松、法治的營商環境,甚至比扶持資金更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