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濰坊一村民辦準生證遭遇強制捐款至少交一千才給證
編者按:不久前,國家農業部等6部門組成的檢查組通報了對山東省農民負擔情況的檢查結果。該報告顯示,近年來,我省有關部門積極開展減負工作,涉農亂收費和集資攤派等問題明顯減少,農民負擔總體來看一直控制在較低水平。然而在一些地方,減負惠農政策落實不到位問題仍然存在,“隱性”問題不斷發生,村級組織負擔呈增加趨勢,需要引起重視。那么,這類涉農亂收費的事件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基層政府對于這類現象的處理又是否到位呢?

齊魯網濟南10月11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真相力量》報道,濰坊諸城市枳溝鎮臧家崖村的一位村民反映,她在村里辦理準生證時,遭遇了大額度的強制捐款,并說這一現象在村里普遍存在。為了核實這一情況,記者趕到了事發地對當地村民進行了隨機調查采訪。
辦理準生證村民須繳納一千或兩千元
在隨機采訪中記者得知,臧家崖村在辦理準生證時扣證收費的現象確實存在,數額多為一千或兩千元。
臧女士告訴記者,當時村委負責人向她解釋說,這些錢將作為計劃生育的保證金。然而奇怪的是,她拿到的單據卻出自一個名為“諸城市經濟聯合社”的單位,而款項的用途則注明是“公益事業”。
在臧家崖的部分村民家中,記者也看到了類似的收據,雖然收據開具的單位各不相同,但內容和之前臧女士提供的收據圖片基本一致,都注明款項為“公益事業金”。村民告訴記者,這種現象已經存在不少年頭了。
記者了解到,在村委負責人曾承諾在收費50周之后全額退還給村民,然而直到最近村民不斷舉報之后,這筆長期扣留的“公益事業金”才開始退還到村民手中。
村民表示:“有去告的,有的退回來了,有的還沒退。”
由于村民的不斷舉報,最近,該村村委已經退還了去年強制繳納的“公益事業金”,不過一些村民也表示,他們并沒有收到退款。
村婦女主任:我光簽字沒覺得不合規矩
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記者專門來到了臧家崖村委負責人的家中,雖然經過多次溝通,但村主任始終不肯露面。之后,記者又輾轉找到了臧家崖村的婦女主任,此前她曾在“公益事業金”的收據上簽字。
這位婦女主任告訴記者,讓領取準生證的村民繳納“公益事業金”的做法開始于2011年,繳納金額為一千元。不過,這個金額卻和之前記者看到的收據并不一致。那么,收繳這筆錢為何要以公共捐款的名義,其中又是怎樣一筆糊涂賬呢?
對此,婦女主任表示,自己就光簽字,都是會計開的,也沒覺得不合規矩,反正這個錢也不花。
基層政府:已責責令村委會退還違規的收費款項
2012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意見》中曾經明確指出:“村級組織不得擅自設立項目向農民收費,嚴禁用罰款和違規收取押金、違約金等方式來管理村務。”“對違反政策規定,加重農民負擔或影響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落實的相關責任人員,要依照有關規定予以嚴肅處理。”然而村民卻反映,之前他們曾向當地的上級部門舉報過這一違規行為,但卻收效甚微。
那么,當地的基層政府對于臧家崖村的亂收費行為究竟是怎樣的態度呢,記者找到了該村所屬的西枳溝社區的負責人。
西枳溝社區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已經責令臧家崖村委會退還違規的收費款項,事情已經處理完畢。而對于為何要以公共捐款的名義收費,她則表示“我也不清楚”。
【編后】免除農業稅等一系列減負措施的推行,使農民負擔大幅度降低,贏得了廣大群眾的高度贊譽和一致好評。但不可否認的是,少數地方減負意識淡化、監管力度減弱讓亂收費等加重農民負擔的現象依然存在。記者了解到,為切實推進農民“減負”行動,農業部今后將繼續開展對計劃生育、農民建房、殯葬服務、農民用水用電等領域價格和收費的專項治理活動。我們也希望各地基層政府能夠以此為契機,糾正此前存在的違規做法,確保國家的各項惠民政策貫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