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10月21日訊 (記者 劉巖)21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公布了《山東造紙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到,山東將逐步淘汰資源消耗高、效率低的制漿、造紙生產線,到2020年淘汰落后產能300萬噸左右。
山東系國內自制木漿第一大省
晨鳴等企業入世界造紙50強
據齊魯網記者了解,山東從2003年及2007年起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加大節能減排投入與技術升級,目前,山東大型骨干企業生產裝備、工藝技術、產品質量、污染治理等情況已達世界先進水平。同時,骨干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支撐作用明顯。2013年我省年造紙企業平均規模為8.7萬噸,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9倍。年產量100萬噸以上企業有晨鳴、華泰、太陽、博匯、世紀陽光、亞太森博6家,其中晨鳴、華泰、太陽已進入世界造紙前50強。
目前,山東自制木漿產量提升到405萬噸,是國內自制木漿第一大省。新聞紙、銅版紙、涂布白紙板、書寫印刷紙和木漿等產品產量均居全國前茅。“十五”以來,全省引進了數百臺套高附加值產品生產線,紙機最大幅寬達11米,最高車速2000米/分。我省造紙產品質量檔次及裝備現代化水平國內領先。盡管如此,我省造紙產業仍存在優質原料缺口大、同質化競爭、下游產業鏈不完整、缺少新工藝開發等不足。
山東將逐步淘汰高耗低效生產線
計劃2020年淘汰落后產能300萬噸左右
為加快推進造紙產業轉型升級,《方案》規定,調整原料結構,發展資源充足的優質廉價原料,降低產品成本,穩定質量,減少纖維原料供應的風險。擴大廢棄物用途開發,將廢棄物產生減少到最低限度,逐步實現從掩埋轉為全部利用。逐步摒棄傳統污泥混合填埋處理方式,優化污泥減量和無害化處置方案。燃燒灰燼作為混凝土原料、路基材等,塑料、木屑、紙屑、廢紙、廢金屬、廢建材進行原料和能源回收,增加可再生能源,減少化石燃料用量。
同時,《方案》提出,山東將發展行業專業化統計數據平臺,建立全省統一的造紙項目專業評估評價機制,認定造紙創新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的先進性及可行性。同時明確規定各部門及專家的責任義務,建立有效的驗收及追責制度。
根據產業發展政策規定,逐步淘汰資源消耗高、效率低的制漿、造紙生產線,到2020年淘汰落后產能300萬噸左右。今后,山東還將制定淘汰落后產能的退出補償制度,對淘汰產能的企業給予資金或者政策的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