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 山東省人民政府舉行記者會,省政府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李娥通報了全省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齊魯網記者 王娜娜 攝
山東省政府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李娥通報了全省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齊魯網記者 王娜娜 攝
齊魯網10月23日訊(記者王娜娜)今天下午, 山東省人民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省政府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李娥通報了全省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
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全省生產總值增長8.7%
山東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政府新聞發言人李娥介紹說,前三季度,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全省生產總值為42814.2億元,增長8.7%,略低于上半年,但仍處在合理區間之內。
前三季度,全省居民消費價格累計上漲2%,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01.6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21.1萬人,提前完成年度計劃。預計秋糧增產8億斤,全年糧食總產有望突破920億斤,實現“十二連增”。
結構調整成效明顯 63家落后產能企業關停生產線
據李娥介紹,前三季度裝備工業增加值增長11.9%,高于全部工業2.4個百分點;預計技術改造投資增長20%以上。下達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的63戶企業已全部關停相關生產線。 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預計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31%,比年初提高0.8個百分點;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15%左右。新認定省級工程實驗室(研究中心)65家。
藍黃“兩區”建設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主營業務收入過10億元的海洋優勢產業集群達到131個,主營業務過百億元的高效生態企業達到14家。“一圈一帶”規劃確定的重點任務和重大政策得到較好落實。
重點改革有序推進 11月底前市縣改革任務基本完成
今年以來,全省簡政放權、國有企業、民營經濟、財稅金融、市場價格、生態文明、教育文化、民主法制等改革全面鋪開并取得積極進展。省政府機構改革任務基本完成,市縣改革任務11月底前可基本完成。
積極推行行政權力清單制度,對政府部門行使的行政審批、行政處罰等10類行政權力進行全面梳理。出臺了深化省屬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意見,制定了13個方面的配套辦法。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的實施,讓更多創業者拿到市場“入場券”,享受公平國民待遇。民間投資占比穩定在80%以上,民營企業進出口份額占全省的48.3%;新登記市場主體增長49.4%。將郵政、通信業納入“營改增”試點,已累計減輕納稅人負擔111億元。
編制出臺了山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整省試點,所有涉農縣(市、區)和99.8%的鄉鎮已開展工作。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整合工作基本完成,各市陸續按統一政策和標準組織居民參保;基本藥物制度實現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覆蓋,兩批186家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進展順利。
民生投入持續加大 保障房建設超額完成全年任務
民生投入持續加大,各級財政用于民生領域的支出占到全部支出的57.1%,失業保險金標準由平均每人每月780元提高到850元;城鄉低保平均標準分別達到每人每月446元和每人每年2873元,比年初提高25元和363元。積極開展臨時救助工作,累計救助9.8萬人。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開工建設養老機構330家、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100處。
截至9月底,開工各類保障房42.9萬套,基本建成20.3萬套,超額完成全年任務;補貼改造農村危房5.8萬戶。取消戶籍限制,將進城務工人員全部納入住房保障范圍。完善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出臺了提高基層干部教師待遇、改善欠發達地區津貼補貼等政策,啟動駐濟省直單位無房職工一次性住房補償工作,調整了駐濟省直機關工作人員津貼補貼水平。生態環境繼續改善。社會治安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繼續提高,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總體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