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省政府下發了《山東省清理整頓環保違規建設項目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根據方案要求,從今年10月份到明年5月31日,山東將分三階段對省內環保違規建設進行全面清理整頓。 方案指出,由于歷史等多方面原因,山東各地普遍存在一些環保違規建設項目給山東環保工作造成了不利影響。部分違規建設項目治污設施不配套,運行管理不到位,超標排污現象較多,嚴重影響全省環境質量改善和污染減排約束性指標的完成。同時,大量違規建設項目游離于正常監管之外,造成了市場秩序的混亂和市場主體的不公平競爭,對經濟社會的正常運行形成了沖擊。部分違規建設項目生產技術先進,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但由于手續不完備,企業投融資、商品出口等都受到一定限制,企業迫切需要完善相關手續。
按照2015年1月1日起實施的《環境保護法》的要求,違規建設項目將面臨更加嚴格的處罰,適時進行清理整頓,是貫徹落實《環境保護法》的必然要求。 方案提出,要摸清全省環保違規建設項目底數,列出具體清單明細,掌握未批先建、批建不一和治污設施不配套等違規建設項目現狀,了解違規建設項目的行業產業政策要求、分布區域等基本信息,建立產能產量、能源消耗、污染治理設施建設運行和污染物排放等臺賬。對環保違規建設項目分類進行處理。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的落后產能,堅決依法關停取締;對治污設施不配套、污染物超標排放的,堅決實施停產或限產治理;對符合產業政策、治污設施配套且污染物達標排放的建設項目和經停產或限產治理后污染物能夠達標排放的建設項目,限期補辦環保手續,納入正常環境監管。
根據方案要求,各市將開展自查,摸清底數,將自查結果上報省環保廳。省環保廳組織對17市開展督查,對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進行抽查核實。對清查出的違規建設項目,逐一提出處理意見,制定整改方案。
清理整頓違規建設項目,要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兼顧政府、社會、企業各方合理訴求,堅持原則,實事求是,依法履職,力求多贏。通過清理整頓,完善一批符合產業政策建設項目的環保手續,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規范一批治污設施不健全項目的環保管理,提高治污設施建設和運行管理水平;淘汰一批不符合產業政策的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實現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共贏。
根據方案,清理工作分為自查核查階段、制定整改方案階段和全面整改階段3個階段,整個過程從2014年10月持續到2015年5月31日。
方案提出,要加強環保違規建設項目清理整頓工作的調度、通報和考核,嚴肅清理整頓違規建設項目工作紀律。對調查摸底不全面、不準確的地區,實行公開通報,責令重新調查;對違規建設問題嚴重且整改落實不到位的地區,進行行政約談,并對新建建設項目區域限批;對未按期完成整改任務,經督查發現問題仍然嚴重的地區和單位,依法依紀進行處理。(張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