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魅力“反復綻放”
近期股市反彈是否系經濟數據轉好所致呢?
10月2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我國前三季度GDP為7.4%,第三季度為7.3%,低于二季度的7.5%;11月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10月PMI為50.8%,比9月回落0.3個百分點。
在剛剛披露完畢的三季報中,海通證券統計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全部A股、剔除金融以及剔除金融、“兩油”的A股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9.8%、7.0%和8.7%。中報時上述增幅分別為10.2%、7.9%和8.7%。
海通證券在對凈利潤拆分和ROE(凈資產收益率)分解分析時發現,在工業增加值回落、油價下跌背景下,收入和毛利對第三季度的貢獻度相比二季度有所下滑;投資凈收益在第三季度中的貢獻度明顯上升;費用率攀升導致對凈利同比增速拖累的繼續擴大。
近期大幅反彈的銀行股也被認為三季報問題不少,如凈利潤增速放緩、不良貸款增加和資產質量承壓等。
那么,似乎滬港通成為A股當前上漲為數不多的“引擎”。上周一,在滬港通推遲啟動的傳言下,券商股引領市場大幅殺跌;隨后滬港通將在11月1日測試的消息再次擴散,帶來券商股反手做多,引領大盤創新高的好戲。對于滬港通給A股市場帶來的影響,市場普遍的投資邏輯認為:A股代表國有控股的企業、壟斷性支柱行業如石油、銀行、券商和保險等公司估值普遍較低,因此海外資金必將推高股價和估值。
后市研判
增量資金入市VS期指升水收窄60月線成關鍵
權重股不會一直拉升,但在權重股停止拉升后,A股是將風格切換回小盤股,還是繼續整體下跌?這是當前各方觀點分歧所在。
增量資金源源不斷
9月22日,《每日經濟新聞》曾刊發《機構掃貨締造本輪行情A股再現天量警示88魔咒》一文,對9月16日滬指出現的天量下跌進行了分析,當時提出的觀點是:“天量見天價”,一旦后市的量能無法創出新高,下跌在所難免。10月10日~10月27日的下跌正反映出量能萎縮無法支撐指數創新高的規律。
10月31日滬市指數不但創出新高,成交額也沖高至2499億元,刷新9月16日2377億元的峰值。根據量價理論,既然量能創出新高,指數在未來就有進一步的上漲可能性。
成交額巨幅放大的原因,一般被認為是有增量資金入市。那么,增量資金來自哪里?
“據我所知,有不少房地產老板、礦老板已將大筆資金投入股市了!币晃凰侥蓟鸾浝砀嬖V《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年以來,實體經濟不夠景氣以及地產調控使不少原先在暴利行業賺得盆滿缽滿的炒家開始尋求新方向!拔易罱徒佑|到不少想炒股的房地產老板!痹撍侥挤Q,一些房地產老板的觀點是,雖然現在樓市松綁了,但未來幾年樓市以消化庫存為主,所以他們不愿再拿地蓋樓,還是想把錢投入到別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