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頭主義、團團伙伙、搞“小圈子”
——劍指改革“攔路虎”
10月30日,“山頭主義”一詞首次出現(xiàn)在中央巡視反饋中。中央第六巡視組指出,河北“個別領導干部搞團團伙伙”,并依此建議,“嚴格黨內生活,堅決抵制政治上的自由主義、山頭主義,有針對性地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
除了“團團伙伙”“山頭主義”,中央巡視組還挖出官官勾結、權權交易、拉拉扯扯、搞“小圈子”、拉幫結派等“亂象”,問題不容小覷。
比如,本輪巡視就發(fā)現(xiàn),廣西“一些領導干部任人唯親、搞‘小圈子’”,黑龍江也存在“重人情、拉關系、不講原則的風氣”,等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執(zhí)行政治紀律方面,一些巡視組也屢撂“狠話”:江蘇被指“干部隊伍中政治自由主義有所抬頭”;浙江“一些地方少數(shù)黨員參教信教,個別黨員干部參與群體性事件影響惡劣”。
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撰文稱,黨內的“山頭”一旦形成,便會表現(xiàn)出獨立性和分散性,從而致使組織渙散、紀律松弛,導致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影響全面深化改革各項舉措的落實和推進。
分析稱,利益輸送是“山頭”形成的黏合劑,既表現(xiàn)為人事領域團伙內部的“封官加爵”,也表現(xiàn)為經(jīng)濟領域的協(xié)同貪腐、共同分贓。而這必然導致腐敗,甚至是“塌方式腐敗”。
鑒于此,文章指出,“山頭主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攔路虎,是滋生腐敗的土壤,必須全力予以鏟除。
拉票賄選、檔案造假、裸官
——著眼腐敗“根子”
在干部選拔任用方面,四輪中央巡視組也挖出很多“干貨”。其中,“買官賣官”“跑官要官”廣被提及,僅在本輪巡視中,就有河北、四川、黑龍江、江蘇等四省份存在這一問題。
與此同時,巡視組指出的“拉票賄選”問題也廣受關注。在2013年第二輪巡視中,中央第十巡視組指出,湖南“拉票跑要之風較為突出”,并進一步強調,“政治敏銳性不夠強,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和預防衡陽賄選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此后,一些地方并沒有從中吸取教訓,仍存在“拉票賄選”問題。其中,在今年首輪巡視中,寧夏被指存在“隱性”拉票現(xiàn)象,山東更是“拉票”現(xiàn)象嚴重;在今年第二輪巡視中,這一現(xiàn)象仍沒杜絕,四川被指“個別地方拉票賄選成風”。
記者注意到,繼今年首輪巡視查出山東“個別干部檔案造假”之后,在今年第二輪巡視中,又有河北查出這一問題,廣西更是“涂改檔案甚至造假騙官”。
去年第二輪巡視中,廣東因“裸官”問題被“點名”。但在今年首輪巡視中,這一問題仍沒杜絕,福建被指“廳處級領導干部‘裸官’較多”。不過,最新一輪巡視反饋中,沒有出現(xiàn)這一問題。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對中新網(wǎng)記者表示,反腐治根在于用人制度,如果用人過程中腐敗現(xiàn)象比較嚴重的話,腐敗問題就很難有效根治。
“所以,下一步要下定決心,在選人用人制度建設方面下功夫,真正從制度上堵住選人用人過程中的漏洞,用好的制度來選人!敝窳⒓艺f。(馬學玲 陳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