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省土地確權進展順利3年內將基本完成目標任務
“2013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作為農業大省,山東省經過充分調查研究、分析論證,提出用3年時間基本完成,先于全國2年完成任務”山東省副省長趙潤田就農村改革問題接受采訪時說。
截至今年10月,全省已有432個鄉鎮(街道)基本完成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有5.7萬個村(社區)完成了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占總數的76.5%;有4.5萬個村(社區)頒發了承包經營權證書,占總數的60%。
“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有效解決了承包地‘四至不清’問題,化解了土地糾紛。同時,進一步明確了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權屬,避免不法侵害農民土地事件的發生,維護了農民的合法權益。”趙潤田介紹說。
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后,農民可以放心自由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流轉,增加了農民的財產性收入,促進了土地的規模化經營。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土地流轉達1808萬畝,占家庭經營面積的19.6%,農業經營規模化率達到了28.6%。
同時,農民可以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等組織,獲取更多的土地增值收益,激發農村發展活力。目前,全省4254個村進行了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立股份合作組織3610個,138萬農民成為股民。
此外,農民還可以把承包地進行土地托管。趙潤田表示,土地托管通俗講就是農民外出打工,家里沒人種地了,可以把地委托給供銷社領辦的為農服務中心代耕代管,支付給為農服務中心一定數額的代耕代管費。簡而言之就是“農民外出打工,供銷社給農民打工”。
據了解,山東省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4個供銷社綜合改革試點省份之一。目前全省托管服務面積已達700多萬畝,其中全托管服務107萬畝。通過實施土地托管,糧食作物每畝可增產20%以上,增效400元以上,經濟作物有的可增效千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