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京華時報報報道,集“中國有機產品”和“OFDC有機認證”于一身的貴州茅臺一直以釀造高品質白酒著稱,然而昨天有媒體質疑貴州茅臺釀酒原料以劣充好、“有機”涉嫌造假、濫用化學農藥。對此,茅臺昨天在其官網上發聲明回應,但內容含糊其辭,未正面回應媒體的質疑。
作為中國白酒行業和食品行業的龍頭企業,貴州茅臺承擔著其他企業所沒有的歷史責任和心理寄托。如果僅僅從經濟指標上來看,貴州茅臺的利稅總額、利潤、稅金、人均創利稅、人均上交稅金等指標均居中國白酒行業第一,在股票市場上,茅臺酒多年沒讓股民失望,表現亮麗。
但對作為自詡“國酒”稱號的貴州茅臺來說,這還遠遠不夠。貴州茅臺的所有亮麗表現,基本上是在國內取得的,這是消費者和國人對貴州茅臺的厚愛和支持,但貴州茅臺是如何回饋消費者的呢?去年12月份的塑化劑風波沒結束幾天,現在又鬧出有機證造假風波:媒體報道稱,茅臺集團彌漫著化學農藥味道的種植基地卻順利通過了南京國環的有機認證,搖身變為“茅臺原料有機生態種植基地”,該基地產出的糯高粱和小麥也成了“有機產品”,以此為原料釀造的茅臺酒及系列酒也就順理成章成為了“綠色有機食品”。
或許這次,貴州茅臺還會有新聞發布會來證明自己的“委屈”,來證明自己的“綠色”。但是,誠信乃企業之本,誠信更是食品企業的安全保證書。如果連誠信都沒有的企業,讓消費者如何敢放心消費?
貴州茅臺的誠信記錄是讓人擔憂的。企業文化和企業帶頭人息息相關,而據北京青年報報道,作為一個非新聞媒體從業人員,從2009年到2012年為止,貴州茅臺董事長袁仁國一直持有正規記者證,直到新聞出版總署責令注銷。作為企業的帶頭人尚且帶頭作假,企業誠信讓消費者擔憂也不足為怪了。
我們真誠的希望貴州茅臺能起個好的帶頭示范作用,讓我們的消費者能夠放心消費,放心喝奶,安心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