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濟南中醫癲癇病醫院被質疑誤診
在濟南中醫癲癇病醫院按癲癇病治療半年,副作用明顯,后來在另一家醫院檢查的結果顯示是抽動癥,引發家屬質疑。對此,院方稱并不存在誤診現象。
家屬
按癲癇治療半年
2013年春節過后,市民王同(化名)的弟弟因眨眼睛、抖手等癥狀,到濟南中醫癲癇病醫院治療。王同稱,當時醫生診斷為癲癇,進行頭部微創手術后,開了一些藥。當天花費8000余元。
王同告訴記者,他每個月都需要到醫院拿藥,每次花費3000元左右。患者服藥后表現出精神差、走路不穩、嗜睡等副作用。他曾多次向醫生反映,醫生前后調藥多次,但幾種副作用此起彼伏。最后1次調藥后,副作用越來越嚴重,“不會走路了都,睡著了叫不醒”,不得不送入另外一家公立醫院。
懷疑
只是抽動癥而非癲癇
另外這家醫院的診斷結果顯示,病人患的是抽動癥。醫生開了一種10元錢左右的藥,服用后既沒有副作用,癥狀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王同稱,她咨詢多位醫生并查詢相關資料了解到,針對病人一兩年甚至更長時間才發作一次的癲癇病史,只需階段性用藥或者一種藥少量長期服用即可。而這家公立醫院也確實只開了一種藥控制癲癇,對此表示認同。
王同稱,她查詢資料發現,有兩種藥是不能同時服用的,而濟南中醫癲癇病醫院當初曾同時給開了這兩種藥,而且,除去中藥外,光西藥就七八種,病人服藥后副作用嚴重,只能休學。
王同和家人曾就此事與濟南中醫癲癇病醫院交涉,但據其透露,院方稱需要拿出證據,否則不認同其他醫院的診斷結果。
院方
診斷、治療沒問題
27日,濟南中醫癲癇病醫院當事醫生告訴記者,當時病人的腦電圖顯示出明顯癲癇波,這是抽動癥不具有的特征,而且,治療后病人相關癥狀消失,也證明是見效的。病人出現副作用,調藥后相關的副作用都消失了。最后一次副作用加重,是因為家屬未及時將調藥后病人的反應告訴醫院。
卡馬西平片和苯妥英鈉片同時使用,是因為這兩種藥物對該病人無副作用且價格便宜。在去另一家醫院前,病人相關的癥狀早已消失,停藥后副作用自然也消失,
院方一位負責人也表示,因患者家境不好,院方下一步有可能給予適度救助,但該院不存在誤診等情況。如果家屬堅持這么認為,需要有相關鑒定報告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