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優衣庫等洋品牌叫板環境新標 部分供應商超標排污
紡織洋品牌叫板中國環境新標準 部分在華供應商被指超標排放污水
□本報記者郄建榮
Polo Ralph Lauren(拉夫·勞倫)、Uniqlo(優衣庫)、Calvin Klein(卡爾文·克萊恩)等等,這些品牌在中國并不算陌生,它們在制造美麗的同時,卻將工業廢水排入了中國的江河。
朝露環保、綠色江南、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等7家環保組織今日在京發布《綠色調研紡織業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披露了這些外資企業在華供應商無視中國環保法規肆意排污問題。
7家環保組織通過調查發現,盡管2012年11月19日,環保部和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布了新的《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以下簡稱新標準),但是,這些洋品牌在華供應商并未執行新標準,部分紡織印染企業仍在大范圍超標排放。
中國紡織業污染地圖
7家環保組織稱,中國擁有紡織企業超過50000家,是名符其實的世界紡織生產大國。這些環保組織在今天發布的報告中全面描繪了中國的紡織業污染地圖。
報告稱,浙江、江蘇、廣東、福建和山東5省的印染布產量超過全國的90%。近年來,在印染行業高度密集的杭州灣地區、太湖流域部分地區以及珠江口和珠三角部分地區,水污染形勢非常嚴峻,當地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了環境承載力。
7家環保組織表示,杭州灣被污染與浙江紡織企業的“貢獻”密不可分。“浙江省紹興縣是全國紡織生產能力最大的產業集群基地,印染產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并擁有亞洲最大的輕紡市場,作為浙江省最集中的兩個紡織工業園區——紹興縣濱海工業區以及杭州市蕭山區臨江工業園的污水最終都匯入杭州灣。”7家環保組織說。
太湖流域同樣是紡織企業集中地區,江蘇的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和浙江的嘉興、湖州以及上海市均分布于這一區域。江蘇省蘇州市下屬行政區域的常熟、吳江,以及無錫下屬行政區域的江陰曾被評為江蘇省千億紡織服裝產業三大基地。報告稱,根據《2011年度太湖流域及東南諸河水資源公報》,太湖流域地區的河流湖泊污染也相當普遍,該區域全年期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僅為14.2%。
另一個紡織印染企業集中的地區是珠三角地區,7家環保組織表示,這一區域內的河流水質和珠江口水質亦不容樂觀。“《2012年廣東省海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水質劣于《海水水質標準》第四類的海域面積比例為6.5%,主要位于在珠江口和局部港灣海域。”報告說。
紡織印染企業集中的地區還有福建省。根據《2012年福建省海洋環境狀況公報》,2012年1月,全省13個主要海灣及平潭海域的水質皆屬于第四類和劣四類海水水質。報告認為,福建省紡織印染企業所占的污染份額絕對不在少數。
部分在華供應商超標排放
7家環保組織說,公開材料顯示,浙江七色彩虹針織印染有限公司、眾和股份等多家企業是Polo Ralph Lauren的疑似供應商,而這些企業都存在環境違規問題。至于UNIQLO的疑似供應商杭州集美印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集美)也被查出超標排污問題。
報告稱,根據公開的資料顯示,杭州集美的超標幅度十分驚人,今年一季度化學需氧量和色度的超標分別達到21倍和20倍,而二季度苯胺類的超標也在10倍左右。其中,該企業排放的廢水中還有可致癌的苯胺類物質。
7家環保組織的報告中公布了包括Polo Ralph Lauren、Uniqlo、Calvin Klein等在內的7個消極案例,其在華供應商被指均存在環境違規違法問題。
排放新標準難實施
今年1月1日實施的新標準調整了控制排放的污染物項目,提高了污染物控制排放要求,規定了水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但是,新標準的實施及執行情況卻令人失望。
為調查新標準在各地的實施情況以及各地紡織印染企業在新標準實施后的廢水超標排放情況,7家環保組織稱,他們對浙江、廣東、福建、江蘇以及山東5省當地政府發布的國控重點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結果、日常行政處罰記錄及在線監測公布數據等進行了重點研究。
報告表示,2013年5月15日,浙江省環保廳門戶網站發布的《2013年第1季度浙江省重點污染源監測報告》顯示,浙江省開展監督性監測的省控(含國控)工業廢水重點污染源共1089家,有423家存在超標排放情況。造成超標率如此之高的原因是紡織企業大范圍超標。超標的紡織企業數量為391家,占全省超標企業總數的92.4%。
據公眾環境研究中心項目高級項目經理李杰介紹,他們在調研中發現,Polo、Uniqlo等品牌的疑似供應商均涉及違反了新標準。此外,環保組織還發現,部分負責集中處理Uniqlo、Calvin Klein疑似供應商印染廢水的污水處理廠,也違反了新標準。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表示,中國的印染行業在全球紡織產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大批印染企業超標違規,在污染當地環境的同時,也意味著紡織品牌的供應鏈存在重大的環境違規風險。
本報北京12月4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