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下午5點30分左右, 正是下班時間, 經十路上擁堵的情景。 齊魯晚報記者 周青先 攝

  省城要錯時上下班了,按照方案要從學生和公務員開始實行。20日,這個話題在朋友圈、QQ群、論壇上的熱度驟升,對這個錯時上下班方案的出臺,多數市民質疑其有沒有依據、能不能緩解擁堵。

  齊魯晚報記者王皇孟燕蔣龍龍萬兵

  疑問一:調整時間咋確定的,能不能先給個理由?

  21日,錯時上下班突然成了濟南市民討論的熱詞。當日,多家媒體公布了濟南錯時上下班方案并向市民征求意見。方案給出了實施范圍,包括市直機關、市區內各區中小學、大型超市、大型購物廣場等。同時,給出了擬變更的時間:龍奧大廈辦公市直機關的上班時間調整為9點30分,下班時間調整為5點30分。

  但是對為何擬先調整這些單位,新的上班、上學時間如何確定的,則沒有更多的解釋。“現在都是大數據時代,這樣的方案有沒有進行過前期調研,調研的初步結果是什么,這些都應該先公布,然后大家再來談看法。不然光看調整后的上下班時間,誰能知道有沒有道理。而且征求意見也只是說說而已,也沒有見到公布統一的渠道來接收意見。”市民張先生對先從孩子上學時間來調整非常不理解,因為孩子背后都有家長。除非有數據說明,大部分家長都是公務員或者多數9點之后上班,這個方案才比較有意義。

  “市直機關工作人員推遲了上班時間,會不會對市民辦事有影響?這也得有數據支撐啊,現在提出市政服務大廳的上下班時間不調整,就能保證不影響市民辦事了嗎?”市民劉女士說,至少得有每天龍奧大廈到訪人員的數量、時段和公務員上班數據作為依據,要是到市政服務大廳就能辦成絕大部分事兒,那也得有數據支撐。

  市民朱先生則發現小學生和超市的調整時間前,加了“原則上”三個字。他想問的是,這到底是啥意思呢?現在孩子們有上課時間和上學時間的差別,超市也有上班時間和營業時間的差別。這些又怎么區分?

  疑問二:工作時間重疊減少,會不會增加時間成本?

  記者發現,新的方案擬將龍奧大廈辦公市直機關的上班時間調整為9:30,下班時間調整為5:30;龍奧大廈以外辦公的市直機關不作調整;如果除掉中午1小時休息時間,那么,公務員的上班時間可能只有7小時。政務服務中心周六周日不休息,輪流值班服務。

  對于濟南市民來說,上下班時間、居民生活習慣等已經成型。錯時上下班,短時間內改變這種“習慣”,如果沒有各部門之間的銜接,容易導致整個城市“生物鐘”的紊亂。在高新區一家私企工作的28歲的張先生表示,“我們是從事環保設備的私企,除了銷售,一般工作人員就是典型的‘朝九晚五’,上下班打卡。”張先生表示,這個上下班時間和濟南絕大多數企事業單位一致。

  “錯時上下班固然可以緩解一定交通壓力,但是上下游企業的工作時間被人為錯開,肯定造成一些工作銜接上的混亂和不便。”張先生強調,對于私企來說,企業經濟效益、員工工作效率都更重要,何時上下班是由“老板”說了算。

  對于一些市直機關將推行上下班推遲半小時的措施,張先生有些擔心。“你錯時了我沒錯時,機關和企業之間重疊工作的時間減少了,是不是加大了合作的時間成本?”張先生舉例,市直機關由9點推遲到9點半上班,一上午的有效工作時間可能也就2個小時。“人家11點半就去吃飯了,中午還得午休,我們去辦事的有效時間被壓縮了。”

  歷下區一家信息技術公司的軟件工程師高先生坦言,“上海總部8點半就上班了,濟南的分公司也要和總部保持一致,要不公司的業務沒法進行。錯時上下班需要協調很多工作,現在實施起來有很大困難。”

  教訓:其他城市錯時上下班,曾有失敗案例

  不光是濟南,此前國內不少城市都推行過錯峰上下班制度。2008年,北京在奧運會期間曾啟動臨時錯峰上下班制度;2010年,廣州在亞運會期間也實行過錯峰上下班制度。此外,溫州、杭州、大連、東莞等地都曾實行過錯峰上下班制度。

  2014年10月,蘭州在近郊四區的蘭州市各級黨政機關(含人民團體)、事業單位(學校、醫療機構除外)推行上午9時至12時、下午13時至17時的錯時上下班制度。在蘭州市某事業單位工作的張先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個制度實施后確實對緩解交通壓力起到了不錯的效果。

  張先生表示,制度實行前,相關人員上班時間是早上8:30,中午有兩個小時的休息時間。以幼兒園為例,孩子們上學的時間一般在上午9:00。這對家長來說,既不方便送孩子,中午的時間又很難熬。錯峰后這部分人的生活更便利了。縮短中午休息的時間,提早下班讓他們能更好地兼顧工作和家庭。

  但錯峰出行也有不太成功的案例。2010年4月,北京市實行錯峰上下班,大部分單位的上班時間從早8點30分調整為9點,下班時間由17點30分調整為18點。然而,根據當時公開報道,當真正推行時,不少人感覺由于早晚高峰時間被拉長,擁堵的感覺反而更明顯了。也有人分析這或許與一些企業原本就是朝九晚六的工作時間有關。而且受上學時間不變影響,家長即便上班晚了但一樣需要早出門送孩子。

  背景介紹

  龍奧大廈上下班推遲半小時

  20日,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濟南已確定實行錯時上下班,按照初步計劃,市區內小學早上上學為8:30—9:00,下午離校為3:50—5:00,具體實行時間家委會可與學校商定。同時,龍奧大廈辦公的市直機關上下班時間調整為9:30、17:30,鼓勵有條件單位實行彈性工作制。在充分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后,最終敲定實施方案后將正式公布實施。

  根據目前制訂的初步計劃,濟南錯時上下班實施范圍為市直機關(含高新區管委會、事業單位、群團組織),市區內各區(含高新區)中小學,大型超市、大型購物廣場等。

  在錯時上下班的時間安排上來說,龍奧大廈辦公的市直機關的上班時間由目前的9:00調整為9:30,下班時間由現在的17:00調整為17:30;龍奧大廈以外辦公的市直機關不作調整;政務服務中心周六、周日不休息,實行輪流值班服務。

  另外,濟南市區內小學上學時間早上原則為8:30—9:00,下午離校時間原則為3:50—5:00。具體實行時間由學生家長委員會與學校共同商定,報市教育局備案。按照學生、學校、教育優先的原則,對接送小學生確有困難的家長,鼓勵在不影響工作、工作時間不減少、經單位同意可實行彈性工作制。按照濟南錯時上下班擬定計劃中內容,大型超市、大型購物廣場等商業服務企業上班時間原則為10:00,下班時間自行調節。濟南鼓勵適宜網上辦公的單位推行網上辦公,有條件的單位也可實行彈性工作制。企業結合自身生產經營實際,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可自行調整上下班時間。

  其實,濟南早在2004年就推出過錯時上下班制度。2004年之前,濟南一直執行早晨8點上班,下午作息時間根據季節調整的制度。不過,當時的制度只對機關事業單位作息時間進行了調整。

  齊魯晚報記者王皇

  市民建議

  可壓縮工作日或調整休息日

  在記者采訪中,不少市民建議,與其按規定“錯時”,不如鼓勵彈性上下班或者壓縮工作日、調整休息日。

  “鼓勵公司制定彈性工作制度,正常工作日每個時間段都有人在崗,這樣錯開上下班治堵的效果就比較好。”35歲的市民劉義坦言,公司都有打卡機器,部門制定彈性工作制度,只要能保證每天工作8小時,完成當天的工作任務就行。

  根據測算,如果允許員工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選擇工作日的上下班時間,每位員工平均每天可以節省7分鐘的上下班時間,使高峰小時通勤汽車出行量減少20%到50%。

  市民唐先生建議,可以壓縮工作日或者調整休息日。“比如周一到周三,我每天多工作一小時。擠出來的時間可以放在我的休息日里。”唐先生表示,錯開休息日也是不錯的選擇,不一定休息日都在周六周日,只要保證休息時間,放在哪天都可以。“一個部門內的員工可以安排不同休息日,這樣也能保持工作的連續性。”有測算顯示,壓縮工作日后,可以減少7%—10%的高峰交通流量。

  齊魯晚報記者孟燕

  公務員怎么看?

  “龍奧大廈坐班車的占多數”

  齊魯晚報記者劉雅菲

  王先生在龍奧大廈上班,家就住在旅游路上,和單位相隔不遠。因為要送孩子上學,所以他每天出門的時間都很早,7點半左右就能到單位,這時據他的上班時間還有一小時。“有活就提前干著唄,要不送完孩子這段時間也沒地方去。”

  開車上班的人在王先生的單位里算是少數,“我們單位大概得有七成的人坐班車上班,整個龍奧大廈里坐班車的人也占多數,我估計得六成左右。”據王先生介紹,雖然8點半上班,班車要求的是9點之前必須到,但有一些班車9點以后才能達到龍奧大廈,下午最早的班車是5點10分,所以坐班車的工作人員基本一下班就得去趕班車。

  除了坐班車,還有不少人是坐公交或者步行來上班的,開車上班的人比較少。“從停的車上就能看出來,私家車其實不是很多,大多數還是公車。”

  按照現行的作息時間,濟南市黨政機關及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在12:00到13:00之間休息一小時。但是實際上,不少工作人員的休息時間要長于這一時間。“11點30分餐廳就開門了,大家就去吃飯了。吃完飯再歇一會兒,一般1點半左右開始上班的比較多。”

  說起錯時出行,王先生非常支持,同時他還提了個建議,“我覺得可以實行單位內部的錯時,比如我們處室一共六個人,可以一部分人實行朝八晚四,一部分人實行朝十晚六,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上下班的時間,這樣還延長了整體的工作時間。”此外,王先生認為,公車現在也占用了不少的道路資源,“上班高峰期,看看旅游路和經十路上,公車的數量真不少,如果能夠盡快實行公車改革,把公車的數量減下來,那對道路通行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