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水的地方很多,但湖光山色中沒有沙的粗獷;中國有沙的地方也很多,但瀚海起伏中缺少水的靈性,這兩者的缺憾在沙湖被神奇般彌補,給了人們一個回歸自然的好去處。沙漠與湖水之間,有了紅柳與蘆葦遙相對望、也有了駝鈴與漁歌此起彼伏的獨特意境。
水
我見過大海,見過湖泊,見過小溪河流,我卻沒見過沙湖這般如此豐盈潤澤的水。它是藍的,也是綠的,在賀蘭山的臂膀之中,她是盈潤的一汪清眸,時時流露著脈脈情意。
天高云淡
有山有水的地方很多,唯獨沙湖的水擁有山的靈秀,賀蘭山寬厚的身軀更加顯現了沙湖水的嬌柔。柔情似水,用在沙湖的水最合適不過了,幾多過往的情感如從遙遠的天際而來,穿越時空,像水一樣緩緩流在心田,幾分“仍憐故鄉水”的情結,幾分“君家門前水,我家門前流”的纏綿。
葦
聽說沙湖的葦可以浮生在水中,真是奇特。若是有風吹來,那葦是不是會隨風游走 有人這樣描述沙湖的蘆葦:“喜結金蘭蘆荻蔥,居然鏡泊設迷宮。瓊花舞共飛霜雪,入畫春秋染綠風。”人們說濕地的葦“身材頎長氣質文靜,性情練達而富有修養”,白洋淀的葦“機敏而睿智”,黑土地上的葦“粗獷而渾厚”,那么沙湖的葦呢,它們亭亭玉立,端莊秀美,沉靜中有股倔強。
葦蕩迷津
葦依水而生,因水生美,她的生命里有對水的感恩,對水的深情。我欣賞她們的從容與平和,欽佩她們的優雅與脫俗,無論在什么環境,無論是春夏秋冬,她們都是安然恬淡,與世無爭。沙湖的葦更是懂得珍惜和回報的,她們給了沙湖清麗的風景,給了世人絲絲清幽的情懷。
沙
“沙湖,南沙北湖,湖潤金沙,沙抱翠湖。”顧名思義,沙湖即是有沙有湖的地方。
我沒有到過真正意義上的大漠,只去過鳴沙山。依我的感覺,大漠的沙是有些蒼涼和滄桑的,海灘的沙不能算做嚴格意義上的沙,它們是大海的點綴和陪襯。沙湖的沙不同于鳴沙山的沙,它仿佛是天外來客,鑲嵌在藍天碧水間,坦坦蕩蕩,浩瀚無垠。
湖邊的沙漠
沙湖的沙是一個奇跡,就叫這片12.7平方公里的沙為“沙海”吧,不是沙漠,不是沙丘,也不是沙山之類。沙湖的沙配得起“海”,靜謐、寬廣,潔靜如禪。我赤裸著雙腳在沙海上行走,沙很燙。導游告訴我說,把腳伸到沙的內層,就不會感到燙。我一步一步的把腳踏進去,果然是一縷清涼。沙海就是這樣,內在的,是最惹人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