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民族服飾的少女。
每年6月到10月,都是新疆旅游最好的時節。這里有浩瀚的沙漠、壯美的雪山、秀麗的草原、碧綠的湖泊、神奇的雅丹地貌、震撼的胡楊林、無數的故國遺址……一步一景、一處一畫。在旅行社的常規線路中,喀納斯、魔鬼城、吐魯番、天池、五彩灘等地都是常規的景點,但作為中國面積最大的省區,新疆還有很多“神秘”之地有待發現。日前,幾位對新疆旅游有過多次深度體驗的行家,就向信息時報記者介紹了新疆別樣之美。聽了他們講述深入沙漠腹地幸運撿到瑪瑙、在帕米爾高原遇見雪山冰川湖泊,你一定會有旅行的沖動。
王庸在當地人的家里品嘗特色美食。
王庸:賞鷹舞探沙漠,駕車沖沙異常刺激
人物簡介:音樂人,導演, 2012年5月到9月隨某文化援疆項目深入到訪過新疆各地,作為旅游愛好者也走過了國內幾乎所有省份。
用了近四個月的時間,王庸幾乎把新疆所有的地方都走過了,“沒有到過新疆,你不知道中國有多大。新疆的面積占到了中國國土面積的六分之一,從烏魯木齊到喀什,開車就開了一天一夜。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包括喀什在內的南疆。喀什地區每個縣我也都走過。7、8月間,開車走在喀什路上,滿眼全是金黃金黃的麥子,一派收割的景象。這個時候,杏子也熟了,這兒的杏子可比在廣州能吃到的甜多了。”
最動心:塔吉克族鷹舞美妙無比
因為從事文化工作,新疆的音樂和舞蹈文化讓王庸印象深刻。在中巴邊境的帕米爾高原地區,聚居著很多塔吉克族人。塔吉克族人家自己會養鷹,這些鷹會替他們看管羊群。走在當地不時會看到塔吉克族人手上站著一只鷹。
鷹舞是一種很美妙的舞蹈,塔吉克族人通過對鷹的長期的觀察,把鷹的姿態、神情都通過舞蹈動作惟妙惟肖的體現出來,也表達了當地人對鷹的喜歡和尊敬。出于對鷹的紀念和感激,人們會把死去的鷹的骨頭取下來,做成一種叫做“鷹笛”的樂器,這是一種高音樂器,吹奏出來的曲調非常美妙。這里幾乎每個人都會鷹舞,當鷹笛響起,人們就會跟著音樂起舞。王庸說:“我們去的時候,一個80多歲的老人家聽到音樂就能跳舞,他還是后輩們的‘舞蹈老師’,每個動作應該怎么跳、誰跳得好,都是這個老人家說了算。”
信息時報記者 韋柑潞 專題圖片由受訪者及疏附縣旅游局提供
最鐘情:深入沙漠腹地幸運撿到瑪瑙
對于越野和探險愛好者來說,王庸覺得一定要去一趟塔克拉瑪干沙漠。你可以先到喀什巴楚縣住一晚,晚上欣賞一場維吾爾族的歌舞表演。第二天在向導帶領下,驅車先到胡楊林區。7、8月的時候胡楊林葉子已經開始偏黃,但還是帶有一點綠色,在9月中旬胡楊林葉子才是一片金黃。對于生活在水源充沛的南方地區的人來說,到了塔克拉瑪干沙漠,最明顯的感受是,在沙漠里沒有水源的情況下,當地人的聰明和智慧。“向導告訴我們,在胡楊林區,用小刀在胡楊樹上挖開一個小孔,再用胡楊樹葉子接住從樹孔里流出來的水,就能喝啦。游客到了可以試一試,但記得喝過水之后,要用樹枝丫把樹孔堵住,愛護胡楊林。”
從胡楊林區繼續往前,會去到黑山瑪瑙灘。這里是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方圓幾百公里人跡罕至,道路崎嶇、顛簸,一般轎車無法通行,必須四驅越野車才能前往。億萬年前,這里的火山噴發出大量巖漿,冷卻后覆蓋了這一片沙漠,形成了獨特的黑色沙丘,參雜其中的有與各種礦物質相互作用后變得五顏六色、形態萬千的巖漿凝結體——瑪瑙。很多人來這里,都希望能撿到瑪瑙石,但這需要運氣。“和我同行的人中,就我撿到了。回來后我把這些寶貝弄成手鏈一直帶在手上。”王庸說。
在沙漠地區,還有一個特別的感受是越野沖沙。這種感覺非常刺激,但對越野愛好者來說也是全新的、極大的挑戰。王庸說:“我親身體驗過,在茫茫沙漠里,前進時油門踩到底,手抓著方向盤不放,在行駛過程中,沙漠是軟的,車子是硬的,車子會像漂移一樣。在變化莫測的沙漠里,對人的膽識和素質都是考驗,但試過之后,你會對沙漠以柔克剛的力量深有感觸。”
私家旅游貼士
1.到塔克拉瑪干沙漠最好的時間是5月到9月之間。
2.這里晝夜溫差很大,白天天氣和廣州的夏天一樣熱,但到了晚上都是要蓋被子睡覺的,所以夏季和冬季的衣服都需要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