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賓路的人行道環境幽雅
鄭州最美麗、最適合騎行、漫步的道路在哪?記者特地挑選幾條代表性的路段實地體驗,和大家一起繪制供市民參考的美麗騎行漫步地圖。
迎賓路,空氣清新,景色養眼,是個騎行的好選擇。
記者體驗
北區 迎賓路 樹蔭遮蓋 堪如油畫
前日上午10時許,惠濟區迎賓路,道路寬闊平坦。一個大花壇將非機動車道和機動車道隔開,花壇內粉色小花隨風輕舞。快車道兩側的法桐,濃密茂盛,樹冠已幾乎將快車道及慢車道完全遮住。記者騎行體驗,發現完全不會被太陽曬到,還能聽著風吹樹葉“嘩嘩”的響聲,愜意無比。與非機動車道有一排小樹之隔的人行道,約2米寬,走在上邊,在樹木和道路旁邊建筑的映襯下,頗具情調。
中原西路的林蔭小道很適合散步
西區 中原西路 生態長廊 悠然自得
前日上午11時許,西三環至鄭州市第一中學門口附近的中原路一段,道路寬敞,加之兩側綠化效果明顯,適合騎行。一中門口的人行道兩側,路邊小花雕琢,樹木悉心養護,在人行道上行走,畫面感很強。
網友推薦
除記者實地體驗的兩條路外,不少網友留言推薦身邊相對比較適合騎行漫步的道路。
中心區域:緯一路、經五路、工一街、城北路、東風渠岸邊
北區:天河路的林蔭大道
西區:伏牛路附近、碧沙崗公園附近、鄭大新校區、大學路北段、華山路、國棉三廠社區道路兩旁、嵩山路
鄭東新區:龍湖外環路、龍湖內環路、黃河東路
騎友指點
前日,鄭州一騎行俱樂部負責人婁先生受訪時稱,他愛好騎行多年,目前經營著騎行俱樂部。從經驗看,鄭州也不乏適合騎行的道路。
北區:天河路
東區:CBD內環、鄭開大道
西區:科學大道、中原西路等
當然,這些道路并不是均有樹蔭,如鄭開大道、科學大道等,但路況相對也適合騎行。如果覺得白天道路狀況相對混亂,可晚一點再出來。
市內騎行 還需“硬件”支持
采訪中,不少市民表示,騎行,綠色、環保,非常適合都市人群,但政府不能一味只是倡導,而不為綠色出行創造條件。
婁先生也表示,目前,市區很多道路沒有自行車道,即便有慢車道,也往往比較混亂,給騎行帶來很大不便。其實,在西方很多國家,市內道路都規劃有自行車道,而中國有全世界騎自行車最多的人,多數卻沒有自行車道,確實值得反思。他相信,如果市內規劃有自行車專用道,開車上班者會減少許多,因為市區現在的交通情況,騎行要比開車方便許多。這會引起一系列反應,騎行者多了,空氣、環境變好了,就會有更多的人騎行。
據了解,在臺灣,騎腳踏車是一種非常時尚的休閑活動。在臺灣的街道上,經常可以看到自行車專用車道,并設置有專門停放自行車的停車裝置。在油價飆升、節能減碳的號召下,自行車熱潮席卷全臺灣。
曾有報道稱,自行車和自行車道的存在,與一個城市的現代化并不矛盾。實際上,一些發達國家現在又回過頭來重視自行車交通。如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開辟了高峰時段無紅燈的自行車專用快道,美國80%的城市準備修建新的自行車道。城市道路作為一種公共資源,理應公平合理地分配。在大力發展機動車交通的同時,也應給自行車道留下一定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