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加遺跡馬丘比丘
16世紀中葉,當秘魯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后,民間就一直相傳:在茫茫的安第斯山脈中,有一座神秘的印加古城。直到1911年,美國耶魯大學賓格教授在秘魯發現失落了很多個世紀的古城馬丘比丘,一段古老的文明才終于重見天日。在這之前,美洲一直是一個被認為缺失古文明的大陸。
在印加語中“馬丘比丘”意為“古老的山巔”,在古印加帝國首都庫斯科城南部的高原上,城市的兩側是600米高的懸崖,從峭壁的邊緣往下看是奔流不息的烏魯班巴河。
這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空中城市”。整個城市建立在一座山峰的頂端,四周群山環列,形成天然屏障,將馬丘比丘圍在當中,由馬丘比丘向下望去,可見烏魯班巴河從城市下方的峽谷內奔流而過,地勢之險要堪稱舉世罕見。如此險峻的地理位置令馬丘比丘躲過了西班牙殖民者的侵擾,卻也讓后世的考古學家們難尋其蹤跡。馬丘比丘中的房屋、廟宇、祭臺等完全由石頭建造而成。城市規劃嚴謹,神廟區、軍事區、墓園區和監獄區劃分規整。城內最引人注目的要數一望無際的梯田,這些梯田有規律地分布在城市周圍,隨著地勢與城市建筑融為一體,每塊梯田寬度不過三米,最窄的甚至不足一米,在地勢特別險峻的區域,梯田幾乎是垂直分布在山體上。令人不得不感嘆印加帝國高度發達的農業文明和巧妙的造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