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鄉村旅游起步早,發展快,在整體規模和發展模式上,處于全國領先,并創造出好客人家、膠東漁家等一系列品牌。但從整體上,全省鄉村旅游仍處于小、散、弱,規模小、檔次低、經營粗放的初級階段。如何推動全省鄉村旅游上規模、上檔次,帶動農民加快致富,促進農村經濟現代化,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成為山東旅游人的重大課題。
近期,省長郭樹清多次視察鄉村旅游,副省長季緗綺多次召開各類座談會,專題研究鄉村旅游,省旅游局組織力量,整合資源,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加強政策調研,加大工作力度。在此大背景下,棗莊、臨沂率先提出全域發展鄉村旅游、建設萬戶“好客沂蒙人家”,鎖定了新一輪鄉村旅游大發展目標。
6月15日早上,記者從濟南坐上高鐵,僅用50分鐘即到達棗莊站,一出站,滿眼“尋夢臺兒莊,休閑到山亭”的醒目宣傳。依托臺兒莊古城、抱犢崮等核心景區,山亭區以城頭月亮灣濕地游、水泉火櫻桃采摘游、店子長紅棗采摘游為代表的鄉村游,迅速在高鐵沿線城市打開客源市場。目前山亭十處鎮街,已形成以核心景區為龍頭,帶動各具特色鄉村游發展的格局。
記者采訪了解到,棗莊提出全域發展鄉村游,力爭2-3年內,實現全市所有鄉鎮至少擁有鄉村旅游示范點、旅游特色村、3星級以上農家樂各一處。全域鄉村旅游,是要以新型城鎮建設為載體、現代農業為支撐,以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市場運作為原則,全域資源整合、全域規劃引領、全域標準化管理、全域宣傳營銷、全域人員培訓,實現“一盤棋”謀劃鄉村游大發展。“如果說臺兒莊古城等大景區是當空皓月,棗莊四區一市全域發展鄉村旅游就是繁星璀璨。”棗莊市委書記陳偉說。
發展鄉村旅游是富民工程,造血功能強,惠及百姓廣,扶貧效應好,具有廣闊前景。據介紹,今年“五一”期間,省長郭樹清考察鄉村旅游住在沂南竹泉村,走訪到該村搬遷戶高壽貞家,這戶三口之家在自家院里開辦的農家樂,最多一天能接待30多桌客人,年純收入達到6萬多元。郭樹清了解情況后說,沒想到這里游客這么多,沒想到農家樂收入會這么高,說明這里農民的收入已經不是單純靠農業了,而是靠“三產“帶動增收。
沂水縣院東頭鎮有3個4A級景區,景區帶農戶發展起來的鄉村游,成為農民致富的主要途徑。10年前鎮上人均收入和地方財稅全縣倒數第二,現在人均收入達到9000多元錢,排名第三。
有了各縣域積極發展鄉村旅游的基礎,臨沂提出創建萬戶“好客沂蒙人家”,爭取點上突破,線上連接,面上融合。臨沂市委書記張少軍提出,將用五年時間,發展至少1萬家“好客沂蒙人家”,實現全市鄉村旅游統一標準、統一形象、統一宣傳、統一營銷,在“好客沂蒙人家”品牌建設中,積極培育一批特色餐飲、鄉村度假、鄉村游樂、鄉土購物等特色鄉村旅游產品,讓多業態的鄉村旅游在臨沂得到充分發展。
記者還了解到,棗莊和臨沂兩市為推動鄉村旅游實現跨越式發展,將整合各方力量,整合各類資源,合力推動鄉村旅游全域發展。凡是成建制、成規模發展鄉村旅游的鎮、村、點,要按旅游要求鋪設道路,標準不低于可通達旅游大巴的7米寬雙向車道,優先配套污水處理和垃圾清運設施,在水、電、氣、暖等方面優先安排,合理規劃建設旅游咨詢中心、旅游廁所、旅游停車場等基礎設施。
依托省、市等有關部門資源,依托各類文化旅游小鎮、高效農業園、森林公園、水利風景區、濕地公園、人工魚礁建設精品項目,豐富多彩的鄉村旅游業態逐漸發展起來。滕州市的五個鄉鎮,重點開發鄉村旅游“五朵金花”項目。
從去年開始,沂水院東頭鎮依托新型城鎮化建設,實施全域謀劃,打算用3到5年時間,創建國家5A級“沂蒙風情小鎮”,屆時,整個鎮子就是個大景區,鎮上經營鄉村游的業戶,也將統一納入公司化管理。
推廣景區帶農戶、公司+農戶、合作社+農戶、協會+農戶等模式,帶動鄉村旅游全域發展。沂南竹泉村將原來的古村整體搬遷,形成一古一新兩個村莊,古村保留原來風貌,成為旅游度假區,實行企業化管理,新村則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標準建設,依托度假區發展成為農家樂接待聚集區域。
滕州濱湖鎮以合作社加農戶的經營模式,先后建成了濕地漁家、興湖漁村、蓋村休閑垂釣漁業基地等一批各具特色的鄉村旅游示范點,大力培育獨具微山湖漁家風情的鄉村游品牌,濕地漁家成功創建為山東省農業旅游示范點。
加大財政和金融支持力度,完善用地政策,落實稅費減免政策。臨沂各縣相繼制定了金融扶持政策,沂水縣對鄉村旅游項目用地指標實行傾斜政策,鄉村旅游景區內用地按農村用地、農林用地指標稽征相關費用。費縣以發展家庭農場為目標,集中流轉土地2000畝用于建設沂蒙百草園項目,目前已經吸引36個家庭農戶進入園區發展休閑農業。蒼山縣蘭陵國家農業公園整合11個村的用地指標,核心區已建成集現代農業示范推廣、科技培訓和生態觀光旅游等于一體的2萬畝綜合型現代化農業示范區。
沂南縣鼓勵大型企業和財團投資鄉村旅游,前三年按地方財政收益的50%-100%返還企業,后兩年按25%-50%返還企業,適度減免或緩繳耕地占用稅、土地增值稅和房產稅,土地出讓金地方留成全部返還企業,用于旅游項目的基礎設施建設。
大力推行標準化管理,全面提高管理、服務水平。抓好《山東省農業旅游示范點》、《山東省旅游強鄉鎮標準》、《山東省旅游特色村標準》、《山東省鄉村旅游服務規范》等現有標準的貫徹實施,對鄉村旅游點實施標準化管理,驗收合格的納入全省統一營銷渠道,并享受以獎代補等相關扶持政策。年內所有農家樂、漁家樂等鄉村旅游接待點,要達到廚房衛生、食品衛生安全符合要求,廁所配置抽水馬桶,客房被褥實現一人一換的標準。為此,棗莊和臨沂各縣區正在部署加大對鄉村旅游的人才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加強組織領導,納入對農村、農業、城鎮化和旅游考核的內容,在科學發展觀綜合考核體系中適當提高分值,建立有效的激勵和引導機制。棗莊市將全域鄉村旅游納入對農村、農業、城鎮化和旅游考核的內容,建立日常督查、工作調度、年終考評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勵和引導機制。臨沂蒙陰縣在千分制的科學發展觀綜合考核中,鄉村旅游占到75分,與農業的整體考核分值持平,刺激帶動了各鎮村發展鄉村游的積極性。
棗莊和臨沂率先謀劃鄉村旅游新一輪發展,開啟全省鄉村旅游進入又一個大發展時期。據省旅游局有關人士透露,省政府正在研究出臺扶持我省鄉村游發展的相關意見,并將擇期召開全省鄉村旅游發展大會,對今后鄉村旅游工作進行動員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