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住石頭房,腳踩石頭路,院墻石頭壘,人稱石頭村。鄒城市石墻鎮鎮政府駐地西南八公里處,有一呈東北西南方形布局的古村,明清時期全石墻古民居建筑群被相對完整地保存在這里。明朝洪武年間,聶、鄧、滿、婁四姓從山西來此定居,因村莊周圍有大小山頭九座,故取名“九山”。
上九山村完整地保存了三條明清時期石頭建成的街巷,古石院300余個,古石屋1200余間。村莊坐落在群山之中,隨處都有易采可用的石材。村民利用大自然的恩賜,在頑強地與惡劣的生存環境抗爭中,給后人留下了極具觀賞價值的石屋遺存。石灶、石盆、石凳、石缸等隨處可見。村內至今保存著玄帝廟、南山寨、老古井等古跡。井口已被井繩磨出了條條溝壑。村里已經用上了自來水,但有的老人仍然習慣每天清晨來古井挑上兩桶水。除了古跡,老風俗和老手藝也被代代傳承了下來。49歲的孫維花在十幾歲時就攤得一手好煎餅。在院子里支一口灶,如何將面糊均勻攤開,這要靠手感和經驗。
在石頭上刻上方格,撿幾塊石子對弈,這是當地獨有的“下趟子”。老人們在家門口彈起琵琶柳琴。從童年、壯年到暮年,時光流轉,鄉村的童趣不曾改變,悠揚的調子流傳至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