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政法學院今年學生參加國家司法資格考試再創佳績,參考率超過98% ,參考通過率為44%,總通過率為43%,位居全國前列。山東政法學院采取分類培養、復合培養、訂單培養、聯合培養等培養模式,注重職業能力培養,滿足學生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的需要,學生國家司法資格考試通過率2009年以來均保持在50%左右,總體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應用型人才。
新浪山東采訪了通過了司法考試的山東政法學院法學院11級21班的于會單,他的心得主要是以下方面:
小時候,法學是一個懵懂的夢想,只是覺得會是一個神圣有趣的職業。
隨著歲月的流逝,認識和理解在加深,這個夢想也在長大。
高考的時候五個平行志愿都報了法學,2011年我很幸運的成為了山政的一名大一新生。
自入學就知道,司法考試是我職業的一道門檻。
今年,大四的我通過了它,432分,不高不低。這其中,勵志有,心酸有,焦躁有,疲憊也有,但準備的六個月中,我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會不過,當然也沒有懈怠過。
今年3月份我報了一個校內上課的輔導班,宿舍五個人一起,隨著三月份的開課,正式開始準備司考。剛開始只是每周末上課,兩天講完一本五六百頁書的節奏,還是頗為不適應,所以周一到周五之間學習本科課程之余,積極利用盡可能多的時間預習復習輔導班的講義,并整理筆記。我一直認為整理筆記是一個很享受的過程,可以將無序變為條理清晰,可以將散亂的知識點化一,同時更是非常有效的記憶方式。而且它不僅有助于準備初期的整理歸納,還有利于是有利于后期的復習,是一個有效的工具,遠不比厚厚的講義來的嚇人。
到了7月份,結束了期末考試,留校開啟了完全司考模式,在這期間學校給我們提供了盡可能多的便利,包括空調教室,正常營業的餐廳,晚關門的宿舍樓等。這時候濟南的天氣已經足以讓人焦躁,但是有目標有任務的人總是要學會安靜。不抱怨,不頹廢,每天六點起床,十一點回宿舍,中午教室午休,我們宿舍的每個人都是這樣。貌似辛苦,其實也還好,習慣成自然,還有就是一定會過的信念支撐。我要好好準備,我要一次通過它,就是這樣一個目標明確,心無旁騖,很單純的一個過程。當然這其中有狀態不好的時候,但我認為不足以稱得上崩潰。也有早上不想爬起來的時候,但宿舍的小伙伴們手段是很殘酷的呢—說好的一起過,哪個都不能懈怠。7、8月份是第二、三輪復習了,發現原來看的都忘了,那種感覺還真不是滋味的。只得把授課音頻又聽了一遍甚至兩遍,使用的加速軟件,以1.5到2.5倍的加速,我的最高紀錄是聽時長一個半甚至兩個小時左右的音頻,一天聽了12個。加速軟件是一個很好的節省時間的方法。
到了9月份,進入瘋狂背誦階段。小廣場,操場,山上涼亭,圖書館旁邊,甚至各個樹下,從早到晚都有背書的同學,話說也是一個挺震撼的場景,是有那么一瞬間被自己感動了的。我最慘的一天是從早上6點背到晚上11點,除去吃飯時間,把一本500多頁的刑事訴訟法和一本200多頁的民事訴訟法背了一遍,回到教室狠狠吃了片金嗓子。
終于考試了,考完第二場,是很茫然的,原來一定會過的自信變成了可能不過的憂慮,或者說是恐懼吧,沒有思考過的事卻有了真實的可能。第四場,出現了失誤,落下了第三題,直接把第四題寫到了第三題的位置,所幸沒有以此類推。有那么一點不相信—我真的犯了這樣的錯誤?也有過幾分鐘的慌亂—怎么辦—22!最后還是鎮定下來了,先把后邊的題做完,然后收拾殘局—把錯誤劃掉,用僅剩的三行答了那道被我遺忘的刑訴題。希望學弟學妹引以為戒,不是無聊的教條而是鮮活的例子,高度緊張的考場真是皆有可能。
前幾天出了成績,塵埃落定—432分,這個分數是超出預料的,因為考完之后已經是但求361,不用再來一年真的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其實回顧這六個月的時間,心酸肯定是有的,但并不是如傳聞般可怕,只要簡簡單單的去做,是苦心人天不負的,我身邊好好準備的人大都過了,當然包括我們宿舍的五個姑娘全部通過,沒錯,我們做到了。。
在此,要感謝學校給我們提供的良好環境,輔導老師們的音頻,還有我最親愛的小伙伴們,也是我最親密的戰友—我們一起經歷了高考之后最大的挑戰,互相扶持,互相督促,彼此分享,彼此交流,我們當時的目標就是全過,準備的過程中也沒有懷疑過,而最終我們享受了這份喜悅。
其實來描述這個過程,也就一句話--在努力的情況下,抱著必勝的心。所以我希望學弟學妹們不要害怕,簡簡單單認真準備,苦心人天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