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科技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理、工、文、經、管、醫、法、藝、教等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的多科性大學。學校是國家“111計劃”立項建設單位、山東省屬重點建設的大學和山東省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被教育部評估為“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和“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榮獲“山東省第一屆省級文明校園”榮譽稱號,被社會贊譽為“中國橡膠工業的黃埔”。
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50年的沈陽輕工業高級職業學校,1956年遷至青島。1958年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組建為山東化工學院,開始了正式舉辦高等教育的歷程。1984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青島化工學院,1998年由化學工業部劃轉到山東??;2001年青島工藝美術學校并入,2002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青島科技大學。2009年青島科技大學高密校區投入使用,2016年山東省化工研究院整建制并入,學校事業發展不斷譜寫新篇章。
當前,學校形成了青島、高密、濟南“三地五校區”的辦學格局,校舍面積92萬平方米,圖書館館藏各類文獻資料300萬余冊,固定資產總值29億元。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2600余人,其中院士2人、雙聘院士11人,中科院“百人計劃”人選3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萬人計劃)領軍人才(教學名師)2人,長江學者1人,國家杰青3人,國家優青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人,全國優秀教師10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49人,“泰山學者優勢特色學科團隊領軍人才”2人,“泰山學者”特聘專家(教授)、海外特聘專家和青年專家30人,省級教學名師12人,山東省學科帶頭人5人,山東省重點學科(實驗室)“首席專家”4人,山東省高校十大優秀教師3人,山東省杰青8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4人。
學校學科、專業特色鮮明,現擁有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設有76個本科專業。形成了以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等為代表的多個優勢特色學科群,其中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等3個學科進入全球ESI學科排名前1%,4個學科入選山東省重點建設的“一流學科”行列,數量和影響力居省屬高校前茅。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有9個學科進入前70%,其中化學工程與技術為B+,為省屬工科高校唯一。
學校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獲得2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7個教育部工程教育認證專業,4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立項課程,1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教育部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1名國家級教學名師;191個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39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5個省級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16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省級教學團隊;43門省級精品課程;12名省級教學名師;順利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
學校堅持科研興校,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先后獲得1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杜邦科技創新獎,2011年以來科研經費連續8年過億元,累計近20億元??萍紕撔缕脚_建設成績顯著,現有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1個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國家層面創新平臺數達到8個,數量位居山東省屬高校前列。擁有3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45個省級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學校始終堅持走政產學研融合之路,科研成果運用到實際生產中已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通過科研成果轉化或提供核心技術支撐而上市的公司已經達到了7家,分別是軟控股份有限公司、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賽輪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金王集團、青島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旭域土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高校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學校連續兩次被評為“山東省產學研合作創新突出貢獻高?!保扒嗫拼竽J健睆V受贊譽,并被國務院研究室《決策參考》、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等以典型經驗和做法進行深度報道。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不斷完善對外交流與合作機制,同22個國家和地區的113所國(境)外高校簽訂了友好合作協議,獲得1個教育部批準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7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基本形成了涵蓋理、工、藝等學科專業多層次中外合作辦學格局。其中與德國帕德博恩大學合作成立的中德科技學院,納入中德兩國政府間合作項目,被譽為中外合作辦學的成功范例。引進德國雙元人才培養模式,全面啟動中德雙元工程學院(中德校區)建設。牽頭共建泰中國際橡膠學院,是山東首個在境外設立的辦學機構,邁出了學校境外辦學第一步。
學校第十次黨代會繪就了“三步走”的宏偉藍圖,提出了建設“有精神、有文化、有責任、有活力、有特色”高水平大學的奮斗目標。當前,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緊密圍繞國家“一流大學、一流學科”目標要求,堅持“內涵發展、創新發展、開放發展、協調發展、特色發展”的路徑選擇,主動對接服務新舊動能轉換,發揚“科大精神”、踐行“橡膠品格”、貫徹“五有理念”,凝心聚力、強化擔當、狠抓落實,向著建設“雙一流”和“五有”高水平大學的奮斗目標堅實邁進!
        青島科技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理、工、文、經、管、醫、法、藝、教等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的多科性大學。學校是國家“111計劃”立項建設單位、山東省屬重點建設的大學和山東省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被教育部評估為“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焙汀叭珖厴I生就業典型經驗高?!保瑯s獲“山東省第一屆省級文明校園”榮譽稱號,被社會贊譽為“中國橡膠工業的黃埔”。
        學校學科專業特色鮮明,形成了以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等為代表的多個優勢特色學科群,其中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等3個學科進入全球ESI學科排名前1%,4個學科入選山東省重點建設的“一流學科”行列,數量和影響力居省屬高校前茅。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有9個學科進入前70%,其中化學工程與技術為B+,為省屬工科高校唯一。
        2019年,經教育部批準,結合國家創新發展和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需求,新增機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和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高密校區)四個本科專業,增設安全工程應急管理專業方向。學校招生本科專業中材料學、化學工程與工藝、應用化學、機械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特色學科的熱門專業因其教學資源完善、師資力量雄厚、就業前景廣闊,歷年來吸引著廣大考生踴躍報考。
        2019年在山東省的招生計劃,總體上跟去年差別不大。需要重點關注的是,我校的中德校區今年啟用,位于青島市黃島區的中德生態園內。中德工程學院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復合材料與工程這兩個中德合作辦學專業招生計劃量是去年的3倍多,達到360人。
        轉專業政策的實施大概是在學生大一下學期的4月份左右,復合條件的同學可以提出轉專業的申請。各學院根據各專業的實際情況,確定各專業的轉專業接受計劃,并對提出申請的同學進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學生可以轉入該專業就讀。詳細情況,可登陸青島科技大學招生辦官網,查看政策規定中的轉專業政策文件。
        參照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的要求,進行多種形式的培養模式探索。選擇學校優勢特色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機械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化學、應用化學6 個專業設立“英才班”,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其中,化學、應用化學兩個專業英才班由新生入學后從化學院新生中選拔,其余4個專業英才班每班每年招收學生50人,全部列入當年招生計劃,實行動態進出機制。 學校整合教學資源,配備一流師資,選用國內外一流大學的高水平教材,努力推進課程國際化進程。開展雙語教學,著重強化外語實際應用能力和專業外語學習。全面實行導師制,實行小班獨立教學,開放國家重點實驗室、教學及科研實驗室、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圖書館等教學資源。設立專項資金,用于學生科研訓練、科技創新、參加學科競賽等實踐活動。實行本科與研究生貫通培養,“英才培養計劃”的優秀學生可參加校內研究生推免或推薦報考國內外高水平大學。
        學校設有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省政府勵志獎學金,綜合獎學金,單項獎學金,專項獎學金以及各大企業集團提供的獎學金等多種獎項獎學金。此外,學校還建有完善的資助體系,通過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獎、助學金、困難補助以及社會助學等形式幫扶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
        學校2019年的普通文理科的錄取規則為“專業志愿清”。對于進檔考生,按照“專業志愿清”的方式錄取,各專業志愿間不設分數級差,即對符合要求的考生按“專業志愿優先”的原則安排專業,同一專業志愿內按分數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安排專業,無法滿足專業志愿又不服從調劑者,作退檔處理。江蘇省進檔考生,同一專業志愿內考生排序規則為先分數后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