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土木建筑、機械制造、環境能源學科特色鮮明,理工經管文法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是國家首批地方高校“111計劃”建設單位、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山東省重點建設的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山東省首批高水平大學“強特色”建設高校。
學校創建于1952年,先后隸屬原重工業部、原冶金工業部,1998年劃轉山東省領導,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管理體制。先后歷經山東冶金學院、青島建筑工程學院時期,2004年更名為青島理工大學。1960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93年獲批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05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學?,F轄市北、黃島、臨沂三個校區,占地面積約216.55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約100.32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約241.82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約4.54億元。
學校擁有本科、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涵蓋理工經管文法藝等7大學科門類,擁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個碩士學位授權專業(類別),59個本科專業;全日制在校生34398人。3個學科入選省一流學科(含培育),土木工程獲批省高峰學科、機械工程獲批省優勢特色學科。工程學ESI全球排名前1%;12個專業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3個專業入選山東省一流專業建設點。擁有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等4個國家級教學科研平臺,擁有教育部、山東省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26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和4個協同創新中心。
學?,F有教職工2469人,其中專任教師165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746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825人。有全職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俄羅斯工程院和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英國皇家學會工藝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5人;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國家級工程人才等7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優青等6人,其他國家級高層次人才33人,省級高層次人才61人。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國(境)外90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際交流和合作關系,獲批4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國內234個地方政府、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領域全方位合作。
學校堅守初心使命,建校60余年來,為國家培養了23萬名科學工程技術和管理方面的人才,畢業生就業率、就業質量和用人單位滿意度始終位列省內高校前茅;服務國家戰略,一批攻關研究成果應用于三峽工程、探月工程等重大項目;助推山東省產業發展,在沿海高鐵、跨海大橋、海底隧道等重大工程建設中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撐。
學校履行社會責任,支持沂蒙革命老區發展,2006年設立臨沂校區,設置老區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專業,培養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現有在校生8589人,累計培養各類人才24532人,為革命老區發展做出了理工貢獻,體現了理工擔當。
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百折不撓、剛毅厚重、勇承重載”理工精神,堅持特色發展、內涵發展、創新發展,高質量培養高素質人才,立足山東、面向全國,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站在新的歷史方位,理工人正肩負新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向著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的目標奮勇前進。(2021年3月更新)
        青島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土木建筑、機械制造、環境能源學科特色鮮明,理工經管文法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是國家首批地方高?!?11計劃”建設單位、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山東省重點建設的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山東省首批高水平大學“強特色”建設高校。學校1953年建校,2004年5月更名為“青島理工大學”。2005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建校以來,學校構筑起本???、碩士、博士人才培養體系,建校60余年來,為國家培養了23萬名科學工程技術和管理方面的人才,畢業生就業率、就業質量和用人單位滿意度始終位列省內高校前茅。
        學校共有59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特色專業4個:土木工程、建筑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山東省品牌特色專業13個:土木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建筑學、環境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工程管理、給排水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車輛工程、會計學、工程造價、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019年,教育部實施“雙萬計劃”,我校土木工程、建筑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環境工程、工程造價、材料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車輛工程、會計學、產品設計等12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風景園林、環境設計等23個專業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一流專業數量占學校招生專業總數的40.4%。
        青島理工大學經過68年的建設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土木建筑、機械制造、環境能源學科特色鮮明的多科性大學,學校擁有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個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學科入選省一流學科(含培育),土木工程獲批省高峰學科、在三四輪學科評估中為省屬第一位,機械工程獲批省優勢特色學科。在2020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位居省屬首位;環境科學與工程是省內環境領域唯一省一流培育學科;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這標志著學校的工程學學科在科學研究方面已步入國際高水平行列。
        學校擁有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等4個國家級教學科研平臺,擁有教育部、山東省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26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和4個協同創新中心。
        近年來,學校在濱海土木建筑、水環境治理、高端裝備制造、航天測控等領域形成核心競爭力,積極服務國家戰略,一批攻關研究成果應用于三峽工程、探月工程等重大項目;助推山東省產業發展,在沿海高鐵、跨海大橋、海底隧道等重大工程建設中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撐。
        2021年我校共計57個本科專業招生,在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投放招生計劃,普通本科招生計劃為6420人,分布在青島市北校區、嘉陵江路校區、臨沂校區,其中省內普通本科招生計劃4160人,省外招生計劃2260人,普通專科有3個專業招生,招生計劃210人,普通??普猩媱澃才旁谂R沂校區就讀。臨沂校區普通本科招生專業由去年的5個增加到7個。
        招生的類別除了普通專業外、另外有七個校企合作專業、4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其中新增中加合作辦學-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國家專項、地方專項。兩個專業招收高水平運動員。
        考生在關注學校辦學水平的同時,也非常關注學校辦學地點,學校現有青島市北校區、嘉陵江路校區、臨沂校區三個校區,市北校區地處青島市北區,嘉陵江路校區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臨沂校區位于沂蒙革命老區費縣。占地面積約216.55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100.32萬平方米。2020年,大一本科新生將大部分安排在嘉陵江路校區就讀。臨沂校區招生代碼與青島校區不同,只面向山東省招生,所招新生全部在臨沂校區就讀。
        學校履行社會責任,支持沂蒙革命老區發展,2006年設立臨沂校區,設置老區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專業,培養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現有在校生8589人,以本科生為主,師資由學校統一調配,畢業證和青島校區完全一樣,沒有臨沂校區字樣。
        近年來,我校在山東省錄取情況穩中向好,2020年我校在山東省普通類專業錄取最低分為544分,最低位次為90060名,高于一段線95分,位次在山東省省屬高校排名第5位。各位考生可以登錄我校招生信息網查詢具體省份,相關專業的詳細錄取分數,作為參照。請登錄我校招生信息網查詢往年錄取分數和位次http://zhaosheng.qut.edu.cn/。查詢詳細信息,幫助考生進行分析判斷。
        2020年山東開始實行平行志愿錄取方式,考生按“專業+學校”方式投檔,考生在填報志愿時,除了參照往年各專業錄取分數外,同時還要考慮不同專業選考科目的要求,選考科目學生的多少因素,也會影響位次。建議考生報考時將自己的志愿位次區間拉長一些,選擇面更廣一些,做到沖-穩-保結合。填報志愿注重專業的同時,也要做好專業和學校之間的平衡,選擇自己喜歡的城市,為將來的就業做準備??忌梢缘卿泴W校官網,獲取各高校和專業的相關信息。
        新高考改革,更加突出學生對專業的選擇,雖然采取了“專業+學校”的投檔模式,但難免也有部分學生經過大學一段時間學習后,對專業有了更新的認識,有想轉專業的需求。
        我校針對學生轉專業也出臺了具體的政策措施,根據《青島理工大學學生轉專業實施辦法(修訂)》的相關規定,新生入學后,符合轉專業條件的學生,在大學一年級下學期可以申請調整專業,轉專業總人數原則上控制在當年本、專科招生人數的10%以內。從近幾年我校實際轉專業情況來看,基本都能滿足學生轉專業需求。新高考改革后,有選考科目的限制。
        我校各專業學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普遍較高,就業率多年來保持在95%左右,有相當一部分畢業生進入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等500強企業就職。
        據統計,近年來我校畢業生就業排名前幾位職業主要分布在建筑建材、計算機/互聯網、金融/經濟等領域,在山東省內就業人數保持在70%左右,山東省內就業的畢業生其中在青島就業約占50%左右,濟南約占10%左右??佳新拭磕昙s為20%左右,學校就業工作獲國務院表彰“全國就業先進工作單位”、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典型經驗高校等國家省市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