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50載 8名淄博“知青”重返惠民憶“芳華”

“鄉親們,還記得嗎? 1968年11月6日,我們14個剛剛走出校門的學生,響應祖國號召,離開了家,來到馬鐵匠村,從此我們就有了第二故鄉。藍天下,田野里,風雨中,勞動的號子中有了我們的身影……”,老知青代表石貴珍的發言,讓全場知青和鄉親們潸然淚下。


4月3日,來自淄博市博山區的8名老知青重回50年前插隊的惠民縣何坊街道辦事處馬鐵匠村,他們和村民歡聚一堂,進行聯誼,感慨萬千。一場馬鐵匠村迎知識青年座談會在村里舉行。

據了解,馬鐵匠村位于惠民縣東北部,現有人口380多人,占地面積2.1平方公里。1968年石貴珍、丁秀云、蔣衍文等14名初中畢業生積極響應號召,踴躍報名上山下鄉,到農村安家落戶。在這里,他們完成了從學生到知青,從城市人口到農業人口的人生轉折,與鄉親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距離知青們最初上山下鄉整整50周年后,他們在馬鐵匠村迎來了第二次相聚。當年的14名知青中只有8人來到了現場,因他們普遍年事已高,有人已經去世,有人行動不便。


“25年前,1995年我們回過村里一次,這是第二次回來。這次回來發現村里真是發生了巨變,房子從土坯房變成了磚瓦房,街道整齊干凈了許多,村民也都過上了富裕的日子。”知青丁秀云說。今天,馬鐵匠村緊靠著德龍煙鐵路的陽信站和濟大路,村民越來越富裕。


在村委會大院里,返村知青們有說有笑,回憶當年在村里的生活,笑中帶淚。村黨支部書記馬從讓說:“當年知青們的到來,給村里帶來了一股新風氣,他們在這里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艱苦歲月里也得到了村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彼此之間都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座談會上,馬從讓向知青們表達了敬意和謝意,希望知青們共享發展成果,感受馬鐵匠村風清氣正的氛圍,欣賞馬鐵匠村美麗的生態環境,把馬鐵匠村村民的深情厚誼傳向四方,歡迎大家常回馬鐵匠村來看看。

知青們和村民們手拉手,走村串戶,尋找當年生活和勞動的足跡。50年后的今天,馬鐵匠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巨變。但是,知識青年和村民之間血濃于水的情懷不變,共同攜手建設馬鐵匠村美好明天的信心不變。正如知青石貴珍所說,這一輩子,忘了什么也不能忘了馬鐵匠村,因為這是我們的第二故鄉。(劉清春 郭向春 劉青博 王美 劉云堂)
猜你喜歡
- 24屆省運會足球賽在濱打響 12支球隊角逐決賽權
- 評論() | 分享04月03號 12:04
- 濱州發出公告 陽信第二十九屆梨花會時間有變
- 評論() | 分享04月02號 10:15
- 魏橋集團黨委書記張紅霞獲“杰出創業女性標兵”稱號
- 評論() | 分享04月02號 10:15
- 濱州市人民醫院與德國一大學共建“腦卒中急救網絡”
- 評論() | 分享03月30號 11:15
- 濱州市科技館實現全部體驗內容免費開放
- 評論() | 分享03月30號 11:15
- 濱州市新增2處自動抓拍監控 29日啟用
- 評論() | 分享03月28號 10:13
- 山東高考新“方案” 不分文理科外語聽力2次機會
- 評論() | 分享03月28號 10:13
- 濱州組織向困難職工捐贈電器儀式在渤海活塞舉行
- 評論() | 分享03月27號 10:53
- 濱醫附院3人入選山東省首批援湯加醫療隊預備隊
- 評論() | 分享03月27號 10:53
- 濱州農村教師跨國捐干細胞 救助伊朗四歲患兒
- 評論() | 分享03月26號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