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4日、5日、12日、13日、15日、16日、19日,為數不多的天氣并非本月當中的霾天,而是除了這8天之外,本月另外15天當中均出現過霾天。10月23日,記者調查了解到,隨著灰霾天氣接連不斷地出現,“輕度污染”天氣也開始隨之而來,23日“輕度污染”天氣一度在下午擴散至13個監測點中的10個,幾乎覆蓋青島主城區。為什么近期的天氣看起來越來越差,“輕度污染”頻頻出現呢?記者追查到了天氣變差的三大污染源頭。
本月23天已現15天霾天
“這兩天的天氣怎么看起來跟下霧似的,不知道空氣質量怎么樣。”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市民感覺周邊的天氣不太對勁,“都說9月份天氣不錯,確實能看到藍天白云,最近一段時間藍天白云不太多了。”
氣象部門的觀測,印證了市民的直觀感覺,記者10月23日聯系到市氣象局觀測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月當中有15天出現了霾天天氣,只有另外8天沒有出現霾天,這8天是:3日、4日、5日、12日、13日、15日、16日、19日。”
這也就意味著,在最近連續4天的時間,都有霾天出現,“今天和昨天也都是霾天,現在我們統計霾天的方式是,只要一天當中有一個小時出現霾天,這一天也算是霾天,也就是說比較準確的說法是,這個月以來,只有8天的時間沒有出現過霾天天氣。”工作人員解釋說。
“輕度污染”天氣在島城彌漫
伴隨著灰霾天氣的接連出現,島城空氣質量的狀況如何呢?記者10月23日經過查詢了解到,中午11時左右,島城空氣質量狀況為“輕度污染”,13個監測點中大部分屬于輕度污染的狀況,其中嶗山區東部仰口空氣質量最好,質量為良,黃島區北部空氣質量最差,顯示為輕度污染。下午四點左右,記者經過再次查詢得知,13個監測點中輕度污染的點位增加至10個,空氣質量狀況在一天當中有惡化趨勢。
其中,除了城陽區南部、嶗山區中部、嶗山區東部(仰口)三個監測點顯示空氣質量為良之外,其余十個點位空氣質量顯示均為“輕度污染”。那么造成空氣質量顯示“輕度污染”的污染源是什么呢,記者了解到,首要污染物為PM2.5。記者查詢23日當天的PM2.5實時監測得知,13個監測點位下午4點,在最近一小時的監測值上大部分均處于超標的狀態,僅有部分點位在最近24小時均值較小。
記者追查三大源頭

監控數據
記者了解到,島城環保部門曾經公布過PM2.5的污染源比例,其中,城市揚塵占22% 、二次硫酸鹽占19% 、煤煙塵占16%、機動車尾氣塵占14% 、二次硝酸鹽占9%,二次有機碳占6%。那么最近一段時間,島城連續出現灰霾天氣和“輕度污染”天氣的源頭都有哪些呢?市氣象部門工作人員解釋說:“首先要看最近一段時間的天氣情況,這是一個大環境,青島已經有挺長一段時間沒有下雨了,天氣干燥。”
除天氣環境的大背景外,PM2.5污染源比例占比最大的城市揚塵,“最近一段時間,已經進入了一個一年當中施工的第四季度,青島很多大工程開工,而且都在加班加點趕進度,除了施工以外,第四季度還是一個貨運物流的高峰期,這也加劇了城市的揚塵和機動車尾氣污染。”那么除了天氣的大背景和城市揚塵外,二次硫酸鹽、煤煙塵同樣在PM2.5中占有較大比例。記者了解到,省環保廳已經公布了一個省級重點企業實時監測的數據平臺,記者10月23日下午四點左右打開了這個數據平臺,在這樣一個霧霾天氣頻現的時期,不少企業開始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上出現松懈,開始超標偷排。在下午3點左右的數據顯示上,青島電廠、黃島恒源熱電、黃島電廠、青島堿業等公司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分別出現超標的問題。文/圖 記者 郭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