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月后,東北三省遭遇霧霾,多地發霧霾紅色預警,山東部分地方也出現輕度霧或霾。"霧霾來了!"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村,面對自由流動的污染,誰也不能獨善其身。有研究表明,近年來PM2.5污染的高發和加重與煤炭消耗量的急速增長有直接關系。山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孫偉指出,按照國家2012年空氣質量標準,山東省17個市,只有1個市達標。主要原因集中在能源和產業結構偏重,電力、建材、鋼鐵、化工、煉化五大行業消耗了80%的煤炭,排放了80%的二氧化硫和近90%的氮氧化物。其次是城市環境管理總體粗放,城市揚塵污染較為嚴重。再就是機動車保有量居全國前列,機動車排氣污染明顯增加,再加上山東冬季容易發生逆溫等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大氣擴散能力,使一些天氣污染加劇。
為了進一步凈化空氣質量,治理霧霾天氣。10月8日,山東省政府通過《山東省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規定》,并于12月1日起施行。記者從山東省環保廳了解到,針對供暖季到來,北方地區可能會出現連續的霧霾天氣,山東將于近期出臺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包括采暖期間廢氣排放濃度嚴重超標企業最高限產50%等措施,大力治理汽車尾氣污染等。
山東省決定治理霧霾三步走。在采暖期間(11月15日至翌年3月15日)廢氣排放濃度嚴重超標的企業,限產30-50%;限產后仍然嚴重超標的企業,地方人民政府應當責令其停產治理。其次相關部門聯合開展針對工業企業、城市揚塵、交通運輸、機動車尾氣排放、車用燃油生產流通的專項行動,堅決遏制污染大氣環境的各類違規違法行為。再就是對應預警等級,分別啟動Ⅲ、Ⅱ、Ⅰ級響應。
據了解,一旦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響應,根據級別,山東將對部分企業和機動車采取強制性措施,如城市建成區禁行黃標車和渣土砂石運輸車;城市主城區停止燃放煙花爆竹;禁止露天焚燒及燒烤;道路保潔適當增加灑水降塵作業;加強施工工地、道路揚塵和堆場揚塵規范化管理;停止可能產生大量揚塵的土石方作業等環節。停止所有建筑、道路、拆遷工地的施工作業等措施。
當啟動Ⅰ級響應時,各級政府在Ⅱ級響應措施基礎上,至少增加主城區和城鄉結合部機動車實施單雙號限行;停止所有大型戶外活動;停止除保障群眾基本生活必需之外的一切生產活動;中小學、幼兒園應當臨時停課。
孫偉表示,為實現規劃確定目標,山東將重點做好"調結構、促管理、搞綠化"三篇文章。加強對建筑施工、物料堆場、道路揚塵等的綜合整治。加強機動車污染防治。制定省政府規章,明確黃標車淘汰、限行和車用燃油升級的時間表和責任單位,減少機動車排氣污染。加強城市不同功能區之間的綠化隔離帶建設,把污染源與環境敏感區域隔離開來。
根據《山東省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和《一期行動計劃》,到2020年,山東省治理空氣污染要比2010年改善50%左右,分三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