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今天(11月6日)從山東省環保廳獲悉,今年1-9月份,全省主要大氣污染物PM10(可吸入顆粒物)和二氧化氮平均濃度同比分別上升19.8%、13.2%,PM2.5(細顆粒物)平均濃度為92微克/立方米。全省17城市共出現重污染天氣79天(次),比去年同期增加51天(次),同比增加182%。其中,僅1-2月就達70天(次),同比增加312%。
受年初長時間大面積重污染天氣的影響,今年顆粒物和氮氧化物濃度比去年同期加重,其中,顆粒物,即PM10和PM2.5,依然是影響全省空氣質量的首要污染物。
分城市看,PM2.5濃度最低的4個市為威海、煙臺、青島、日照。其中,威海最低,濃度為48微克/立方米。PM2.5濃度最高的4個市為聊城、德州、菏澤、淄博,濃度最高的為聊城,達122微克/立方米。此外,在環保部日前發布的第三季度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中,濟南仍然“蟬聯”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前10位城市,自今年環保部每季度發布該數據后,濟南一直穩居“前十”。
從各市空氣質量同比變化情況看,濟寧、臨沂空氣質量改善程度居全省前列。前三季度濟寧市空氣質量良好率同比改善程度以及PM10、二氧化硫兩項污染物平均濃度同比改善程度均列全省第一,臨沂市空氣質量良好率同比改善程度和PM10平均濃度同比改善程度均列全省第二。
省環保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在面對同樣的自然氣象條件、產業結構變化不大、燃煤消耗量增長等不利情況下,濟寧、臨沂兩市空氣質量能夠實現同比明顯改善,其治理手段可為魯中、魯西南、魯西北城市借鑒。(王亞楠 王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