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1月21日訊(記者 李淼)山東省“兩會”期間,臨沂市市委書記張少軍接受記者采訪,他表示,去年臨沂財政的64%以上用于民生。目前,臨沂港與黃島日照港已實現直通關。
臨沂港與黃島日照港實現直通關
張少軍表示,臨沂商城近百個專業批發市場開展了國際貿易,此前,貨物進出境要在臨沂海關檢一次,再到黃島或者日照等地駐港海關檢一次,貨物出口相當于增加了一道關口,提高了企業的進出口成本。為此,很多企業不愿意通過臨沂港直接出口貨物,而是選擇到青島、日照甚至義烏等地。臨沂港直通業務開通,將拉動臨沂商城直接出口大幅增長。
去年10月,青島海關正式批復臨沂港監管場站至黃島、日照口岸“直通關”多項便民政策,從臨沂港報關報檢,一個集裝箱比在青島報檢要省1000元。其實臨沂港與青島港是一個功能的,從這邊辦完手續后,海關都是聯網的,可以從青島直接裝船,多么方便的事情。
“新絲綢之路”僅靠單槍匹馬難通天下
張少軍表示,從試水保稅倉儲,到申報綜合保稅區,從嘗試國際物流園區,到海外布局配送網絡,臨沂本土物流企業也不甘示弱,正各顯神通為臨沂商城進軍國際市場打先鋒。但這種小范圍的淺嘗尚未形成滔滔之勢,而且就目前來看,企業和園區仍是主力軍,而“新絲綢之路”僅靠單槍匹馬難通天下。
更重要的是,在這種缺乏政府強勢主導的現狀下,項目建設難免會出現重復。因此,打造臨沂通往海外前所未有的“新絲綢之路”,更需各界力量攜手啟程。
到2015年,臨沂扶持6萬名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增加收入
張少軍告訴記者,目前臨沂農村仍有17.8萬貧困殘疾人,他們因受教育程度偏低、缺乏技能等影響,仍是農村扶貧工作的重點人群。因此,臨沂今年會加大對弱勢群體的扶持。實施了一個殘疾人“整村趕平均”的工程,加強對殘疾人的技術技能培訓,讓他們掌握一兩種生存技能,同時辦好市里的殘疾人康復中心,對殘疾人進行康復訓練。
同時,扶持殘疾人就業創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實施信貸支持、“溫馨安居工程”等措施,緩解并逐步消除殘疾人絕對貧困現象,縮小殘疾人生活水平與社會平均水平的差距。根據規劃,到2015年,臨沂扶持6萬名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增加收入,生活狀況顯著改善,普遍開展農村殘疾人社區康復和康復救助,最終使農村殘疾人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
另外,今年臨沂將進一步加大在民生的投資力度,主要是落實好各項惠民政策,比如,提高新農合籌資標準,增加政府的投入,在新農保方面逐步提高保障標準。而在農村中小學的校舍建設上,則將全部完成危房改造,繼續提高農村校舍整體房屋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