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澤秋個人事跡:“大爺,您跟我走吧,我來養活您!”這是三十二年前的一句承諾。從此,房澤秋一家開始了與孤寡老人李玉柱和睦相處的家庭生活。老人一生未婚,卻享受到了有兒有女的人也享不到的福,擁有了一個令人羨慕的晚年。
房澤秋今年53歲,是絲綢印染廠的下崗職工。李玉柱是濟南三箭集團的退休工人,今年94歲,是房家的老鄰居,老人單身一人,常年在工地看門。1979年,李玉柱突發腦血栓,半身不遂,當時房澤秋只有19歲,見老人沒人照料,身上生滿了虱子,非常痛苦可憐,她回家后就與母親商量,在住房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把老人接回了家。這一次的決定就是30多年的付出。
房澤秋與丈夫于海婚后就把老人接到自己的小家無微不至的關心照顧,夫妻倆給老人理發、刮胡子、剪指甲、修腳、收拾大小便。夏天是老人最難熬的時候,為了保持清潔,于海每天都要給老人洗一個澡,這么多年,老人身上沒有長過一個痱子,生過一個褥瘡。其實房澤秋家并不富裕,他們都是普通的工人,而房澤秋的單位早已破產,她一直在打工,貼補生活。在這種經濟拮據的情況下,夫妻倆從來沒有慢待過老人。
1998年4月,老人不小心摔成了骨折,在省中醫住了一個月的院。住院期間老人做牽引手術引發胃出血,非常危險,一直吸氧,房澤秋沒白沒黑地照看著老人。當別人知道他們伺侯的是孤寡老人時,都懷疑老人是不是有大筆遺產,房澤秋聽了只是笑了笑。其實,李玉柱老人到退休時工資只有80元錢。同年10月份,老人心臟病發作,大面積心肌梗塞,住進了齊魯醫院,房澤秋為照顧老人半年多沒外出打工。老人單位報銷不及時的時候,夫妻倆都是自己掏錢給老人看病。老人從1998年4月骨折后一直沒有愈合,至今十多年了全身癱瘓,大便不能用力,必須用開塞路通便,房澤秋夫婦從不嫌臟。老人每年去醫院充兩次血,以前住平房的時候,于海背著老人蹬三輪車去醫院。1990年他們搬到制錦市小區四樓的一室一廳,每次看病于海都背著老人上下樓。后來于海單位分到了90平米的大房子,一家人終于告別了住了近20年的老房,老人非常高興。2010年的夏天,老人患上了嚴重的肺炎,房澤秋扔下工作,與家人日夜守候在老人的病床前,二十天過去了,老人的病情好轉了,房澤秋卻消瘦了許多。多年來,房澤秋一家與老人結下了深厚的感情,老人已經成為他們家庭中的一員,一家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老人能夠健康長壽。
房澤秋尊老、敬老,以自己的愛心、善心照顧孤寡老人的事跡,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好的反響。2007年,她被評為濟南市十大孝星之首;2008年,被評為山東省十大孝星之一;2010年,被評為全國的孝親敬老之星。在榮譽面前,房澤秋非常低調,當媒體采訪她時,她都連連擺手說:這是家里的事,不值得采訪。在大家的一再勸說下,她才簡單的講了講照顧老人的事。
大德無碑,大愛無聲。房澤秋三十二年的無私奉獻完美詮釋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她用自己的愛心和善舉弘揚著社會主義的時代精神,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孝親敬老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