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入海口,位于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黃河口鎮境內。地處渤海與萊州灣的交匯處,1855年黃河決口改道而成。 利津以下為黃河河口段,隨著黃河入海口的淤積—延伸—擺動,入海流路相應改道變遷。目前黃河河口入海流路,是1976年人工改道后經清水溝淤積塑造的新河道,是一個弱潮陸相河口。這里曠野茫茫,芳草萋萋,國家級保護珍禽四季隨處可見。黃河兩岸,林場、蘆葦、牧草帶植被種類層次分明,黃河如同一條黃龍深入蔚藍大海,堪稱天下奇觀。夕陽西下、長河落日的迷人風情,令人神往。 東營是萬里黃河入海的地方,是中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的所在地,是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黃河之黃、草原之綠、大海之藍,共同繪制了一幅多彩畫卷。這里還有中國最完整、最廣闊、最豐富的濕地生態系統,著名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譽為鳥類的天堂。黃河河口的特點可以用“黃河口、大油田、紅色圣地、黃金海岸”來概括。
利津以下為黃河河口段,隨著黃河入海口的淤積—延伸—擺動,入海流路相應改道變遷。目前黃河河口入海流路,是1976年人工改道后經清水溝淤積塑造的新河道,是一個弱潮陸相河口。
東營是萬里黃河入海的地方,是中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的所在地,是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黃河之黃、草原之綠、大海之藍,共同繪制了一幅多彩畫卷。這里還有中國最完整、最廣闊、最豐富的濕地生態系統,著名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譽為鳥類的天堂。
黃河口--仙鶴飛舞黃河河口的特點可以用“黃河口、大油田、紅色圣地、黃金海岸”來概括。一是黃河口。黃河在墾利境內109公里,年徑流量300億立方米,正常年份,黃河每年攜沙造陸3萬畝左右,是中國唯一能“生長”土地的地方。墾利縣現有土地面積313萬畝,人均占有土地15.3畝,是山東省平均水平的5倍多,也是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土地后備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二是大油田。黃河入海口是勝利油田的發祥地和主產礦區,地下油氣資源富集,現已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5.48億噸,勝利油田的第一口高產油井就是在黃河入海口墾利縣勝坨鎮勝利村開采成功的,勝利油田由此得名。勝利油田自開發建設以來,其油氣產量的43%、已探明石油地質儲備的70%都出自墾利地下。
三是紅色圣地。黃河入海口墾利是著名的紅色革命老區。1941年,八路軍山東縱隊三旅進駐當時的墾區,建立了墾利抗日根據地,當時著名的“八大組”就是現在的永安鎮,老一輩革命家許世友、楊國夫都曾在這片土地上戰斗過,墾區廣大軍民為抗日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四是黃金海岸。黃河入海口墾利瀕臨渤海,海岸線全長142.57公里,既有河海交匯處黃藍分明的神奇景觀,也有碧海藍天的海濱特色。黃河入海口附近有海洋生物600余種,盛產黃河口刀魚、東方對蝦、文蛤、蝦皮、梭子蟹、鱸魚等名優海產品,素有“百魚之鄉”、“黃金海岸”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