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非遺博覽會首日布展工作有序進行
傳統與時尚并舉 展位設計頻出彩
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內,工作人員正在布展。
時報10月7日訊 (記者張衛波)10月10日,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就要開幕了。7日,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內,參加第三屆非遺博覽會的各個代表團及參展商都在忙著搭建展位。經過緊張施工,截至7日17:00,部分展位已搭建完畢,多數展位已現雛形,整個布展工作將于9日16:00結束。
會展中心一樓是展示展演區,全國14個國家級保護區、18個無國家級和省級保護區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將在此設置展位進行展演展示活動,另外,港澳臺展區和國際展廳也都設在了一樓。在一樓西側,安徽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展位已基本搭建完成,施工人員正在對立柱進行油漆粉刷等善后工作,一幅“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的金色對聯表明了該展區定位,徽州三雕、徽墨制作技藝、宣紙制作技藝是其特色展覽項目,在展位內部,相關非遺項目的介紹展板也已安裝完畢,據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工作人員介紹,非遺博覽會期間,這里將充分展示徽州人的文化傳統。
與徽州展區相鄰的云南迪慶民族文化保護實驗區展位古香古色,展位屋頂采用了中國古代建筑的“硬山頂”式樣,記者到達現場時,工作人員正站在腳手架上進行屋頂安裝工作。據展位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是上午才從云南飛到濟南的,“展位樣式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我們也希望能親自指揮工人搭建。”除了精致的外觀,迪慶民族文化保護實驗區展出的內容也相當“出彩”,“我們那里有20多個民族,各個民族共同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這次將為大家呈現舞蹈、音樂、服飾、傳統醫藥等非遺項目以及古村落、古建筑等文化生態。”
舜耕國際會展中心二樓主要是山東省各市展區,展位設計也是傳統與時尚并舉。已經搭建完成的萊蕪市展位頗具特點,在黑色展板上,鮮紅色的“LOVE·萊蕪”字樣很顯眼,這種時尚風格符合非遺“繼往開來”的發展思路,而與其相鄰的臨沂市展位則要“中國化”一些,紅色的墻面、金黃的屋頂,充分體現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厚重和沉淀。
據布展工作現場負責人介紹,整個布展工作從7日8:00開始,將一直持續到9日16:00,“明天(8日)所有展位搭建就差不多了,9日主要進行展品布置工作。”
南海之寶極品硨磲亮相非博會
4億年前的螺化玉化石、國內僅有的頂級血硨磲及擺件、掛件、手串等將參展亮相
價值76萬元的珍貴血硨磲將亮相非遺博覽會
白皙如玉的硨磲被雕刻成擺件、掛件、手串等工藝品,也有保存原生態本真的,在燈光照耀下,散發出晶瑩剔透的光澤。用“南海之珍,佛家七寶”來形容硨磲,一點都不為過。這些極品硨磲將亮相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10月10日博覽會開幕時,泉城市民就將在舜耕會展中心二樓電梯入口處見到硨磲展位,進行現場品鑒、選購。
青春版呂劇《姊妹易嫁》就要登場啦
呂劇傳統經典代表劇目《姊妹易嫁》青春版將為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展演開場,于10月9日、10日晚由山東省呂劇院優秀青年演員獻藝的該劇將亮相百花劇院。
山東省呂劇院今年61歲了,在呂劇這一領域的“頭牌”地位已是不可動搖。然而,如此資深的院團同時又相當洋氣,因為有一大批青年表演藝術家聚集其中。《姊妹易嫁》作為山東呂劇的經典保留劇目之一,此次登上非遺博覽會,將接受全國非遺代表和濟南市民的檢驗。
據山東省呂劇院院長蔣慶鵬介紹,為了在非遺劇目展演中充分表現山東呂劇的魅力,院團可謂派出了最強陣容,并早在一個月前就投入緊張的排練。此次青春版《姊妹易嫁》由省呂劇院第五代演員演繹,較之前幾代藝術家演出的版本,青春版首先從扮相上相當靚麗養眼。看過的觀眾大贊蓋勇飾演的毛紀英俊帥氣,完全把演員自身的天賦容顏展現了出來,而楊柳飾演的素梅更是被網友喻為自己心中的“女神”。
從1953年成立至今,山東省呂劇院不懈追求,并且始終堅持文化惠民的路線。《姊妹易嫁》作為本屆非遺會優秀劇目展演的一部分,相信能夠充分展示這臺優秀保留劇目的藝術魅力,把山東呂劇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讓更多觀眾了解呂劇、熱愛呂劇藝術,這次青春版《姊妹易嫁》主辦方將再次實施惠民票價,門票全部設置在百元以下,推出了20元、40元兩個價位,凡是熱愛呂劇藝術的戲迷皆可購買觀看。
訂票電話:0531—82883023(9:00-12:00,14:00—17:30),咨詢電話:82883023、82886383,售票地點:濟南市經七路28-1號濟南日報大廈3樓西頭《姊妹易嫁》售票處。 (實習生武文佳 記者常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