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的《牛仔很忙》傳唱大江南北,在10月的非遺博覽會上,最忙的不是西部牛仔,而是繡娘和剪紙藝人。據不完全統計,將在非遺博覽會上亮相的刺繡品種多達十余個,剪紙藝術品種約二十個,幾乎涵蓋了我國西北地區、東部沿海、東北三省及本土的所有刺繡及剪紙藝術門類。鐘愛刺繡或剪紙藝術的市民,一定要去大飽眼福啊!
“繡娘”很忙各種刺繡名稱能練繞口令
作為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刺繡在中國至少已有二三千年歷史。在本屆非遺博覽會上,來自五湖四海的繡娘們將齊聚一堂,單是五花八門的刺繡就能上演一場“刺繡博覽會”。
其中,除了大家最為熟悉的蘇繡、蜀繡、湘繡及山東刺繡代表魯繡,還有許多聞所未聞的刺繡品種:河北的定興京繡、遼寧的錦州滿族民間刺繡、河南的汴繡、黑龍江的靺鞨繡、湖北的大冶刺繡、貴州的苗繡、陜西的洛川刺繡、青海的河湟刺繡、寧夏的回族刺繡……連在一起說,很容易就編成一段繞口令,肺活量不夠強大,一口氣都讀不下來。這么多刺繡,哪些能稱得上“繡王”?采訪中,各省市的非遺中心帶頭人都免不了對自家的“明星產品”強烈推薦一番。來自青海的馬云蔚介紹:“河湟刺繡是藏民們一針一線手工縫制,隨著人們對民俗文化的重視,這門古老的手藝又煥發了新的活力,這次展覽中,河湟刺繡可以說最具西域特色。”黑龍江非遺中心的孫艷玲則表示:“靺鞨繡是綜合靺鞨、女真、滿族刺繡的民間藝術,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目前,該工藝從傳承到開發都融入了獨特的東北山地文化,并把現代攝影技術和傳統的東北三角針技術巧妙融合在了一起,傳遞出一種粗獷豪放的藝術特色,是本屆非遺博覽會不可錯過的東北style。”“剪刀手”也忙不同風格剪出祖國大好河山
記者還發現,忙碌程度可以跟“繡娘”相提并論的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剪紙藝人們。從南方的象山剪紙、阜陽剪紙、鄂州雕花剪紙,到西北特色濃厚的安塞剪紙、定西剪紙、河湟剪紙、回族剪紙,再到東北風味十足的長白山滿族剪紙、關云德剪紙,山東本土的煙臺剪紙、濱州民間剪紙、膠州剪紙、利津剪紙……非遺期間,幾乎每個省市的展位都將迎來至少一位剪紙藝人,通過他們的巧手,把祖國的大好河山淋漓盡致展現出來。
記者從各省市非遺中心處了解到,雖然統稱為剪紙,但各地的剪紙藝術又各成體系,展示了不同的風土人情和地域特色。比如象山剪紙除了在民俗活動中廣泛應用的傳統題材,還包含了很多大海、波浪、魚網、舟楫等體現海洋漁文化的花紋;而來自陜北的安塞剪紙則粗獷中透著細膩,人物剪紙形神兼備,山水景物栩栩如生,并多含深刻的文化寓意,被譽為文化“活化石”。值得一提的是,關云德剪紙是本屆非遺博覽會少見的以非遺傳承人名字命名的傳承項目,東北乃至全國,關云德的滿族剪紙受到廣泛認可,他不僅獲得了“中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稱號,剪紙作品也入圍了中國民間藝術最高獎“山花獎”的評選,并在上海世博會期間亮相。非遺博覽會期間,關云德將親自亮相,向參觀者現場展示剪紙藝術的非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