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緊扣‘三次創業’主線,圍繞一個目標,實施兩大戰略,明確四區定位,實現五個跨越,加快推進高新區轉型發展、跨越引領,努力謀求新作為、創造新業績,在全市創新發展中‘形成新支點、走在最前列’。在2月14日召開的濟南高新區2014年度總結表彰大會上,黨工委書記馬玉星對新年度的工作目標任務進行安排部署。

會議由管委會副主任、創新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呂建濤主持,管委會副主任張端武宣讀《中共濟南高新區工委、濟南高新區管委會關于表彰2014年度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黨工委、管委會領導為2014年度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代表進行頒獎。
會議對2014年度工作進行了回顧總結。2014年,高新區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全市“加快科學發展,建設美麗泉城”的總體部署,積極應對復雜多變的發展形勢,奮力開啟“三次創業”新征程,全區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新的進步、新的成績。2014年,全區實現GDP548億元,增長10%,主要經濟指標順利完成全年計劃任務,在科技部最新公布的國家級高新區綜合排名中位列第13位。招商引資成效明顯,發展后勁持續加大,修正藥業、清華紫光科技園、富士軟件、慧眾新金融、晨鳴融資租賃等314個項目落戶高新區,利用外資總量和增幅均位居全市第一位。項目建設快速推進,四機數控、中航六三七所、創新工場、易恒科技等項目已經竣工,竣工面積達到45.6萬平方米;齊魯制藥濟南生物醫藥產業園、漢峪金谷、萬達廣場等項目快速推進。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全區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222家,創業服務中心成為全國26家開展“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孵化鏈條建設示范之一,智能輸配電產業集群被評為國家第二批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試點,綜合性新藥和創新藥物產業國家級知識產權集群管理試點綜合評價居于全省第一、全國第三,獲得全省服務外包示范基地綜合評價第一名,CIIIC通過了科技部國際合作基地試點評估,全年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9家,總數達到21家,“新三板”上市企業總數位居全國高新區前列,“齊魯人才特區”建設成果顯著,引才數量繼續保持全省領先。城市形象明顯提升,綜合配套日漸完善,宜居、宜業的良好環境初步形成。民計民生持續改善,發展環境逐步優化,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和幸福指數進一步提高。
當前,世界經濟正處于金融危機后期的深度調整期,我國經濟正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疊加”期。對于高新區來說,只有正確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迅速調整思路,積極應對挑戰,牢牢抓住機遇,才能努力在新一輪經濟轉型升級、結構優化調整中,贏得先機、率先突破。
馬玉星指出,在經濟新常態下,必須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充分把握新常態發展內涵和條件的變化,按照全省“一個定位、三個提升”的總體要求和全市“加快科學發展,建設美麗泉城”的總體部署,敢于擔當,開拓創新,乘勢而上,奮力趕超,努力以新思路、新認識、新作為、新成果,開創高新區加快“三次創業”發展新局面。為此,確定今年全區總的工作思路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緊扣“三次創業”主線,圍繞一個目標(建設全國一流高新區),實施兩大戰略(創新驅動、產城融合),明確四區定位(高端產業密集區、高層次人才聚集區、創新發展示范區、宜業宜居新城區),實現五個跨越(產業培育、自主創新、城市建設、社會管理、改革創新),加快推進高新區轉型發展、跨越引領,努力謀求新作為、創造新業績,在全市創新發展中“形成新支點、走在最前列”。力爭全年GDP增長8.8%,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于全市平均增長水平,在全國同類高新區中爭先進位。
圍繞2015年工作目標任務,馬玉星強調,今年,濟南高新區要重點抓好六項工作:要狠抓招商引資,力促產業優化升級。認真研究新常態下國家規范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后的工作創新問題,積極謀劃新思路、籌措新辦法,繼續把實體經濟招商擺在突出位置,下氣力圍繞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和現代服務業三大產業,加大產業鏈招商力度,完善產業鏈條,壯大產業規模,提升競爭實力。要狠抓項目建設,推動產業增能提質。把推動項目建設作為全區工作核心,在服務項目建設上,要促開工、促建設、促竣工;在服務項目發展上,要促達效、促膨脹、促提升,從資金、管理、技術等方面為企業想辦法、謀出路,減輕企業負擔,增強發展活力。要狠抓創新創業,激發內生發展動力。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始終堅持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作用,加快創新創業主體擴張,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完善創新創業政策扶持體系,加大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力度,完善科技服務平臺建設,支持企業加快創新創業發展,實現經濟內生式增長。要狠抓城市建管,促進產城融合發展。堅持產城融合,以產興城、以城聚產、產城互動,實現產業化與城市化雙輪驅動、融合發展,堅持高水平規劃策劃、高質量高效率施工、高標準高定位管理,努力打造舒適、宜居、優美的城市環境。要抓好民生改善,努力為民增添福祉。繼續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認真解決教育實踐活動中反映出的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大力加強社會保障,不斷提升教育質量,切實抓好醫療保障,努力提升居民文化生活,實現改革發展成果人民共享。要狠抓發展環境,營造創業良好氛圍。進一步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建設項目審批“一號通”、商事登記聯合審批“一表通”兩大服務體系,實行“并聯審批”,對高新區有自主審批權、材料齊備的審批項目,實現第一時間辦結,把濟南高新區建設成為全省行政審批事項最少、行政效率最高、行政服務成本最低的“三最園區”。
工作目標已經確定,就必須要以堅強的領導為抓手,要靠強有力的落實來實現。馬玉星要求,大家一定要進一步振奮精神,轉變作風,真抓實干,加壓奮進,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努力爭做全市發展的排頭兵,努力推進高新區向著全國一流的目標大跨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