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15又來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是個歷久彌新的話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務作為一種新的消費,越來越多的介入人們的生活。但現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章僅對實物產品作了規定,其他產品和服務只是簡單規定了參照執行,一旦發生糾紛是非難斷。這些年的維權實踐活動也證實了服務類糾紛在逐年攀升這一事實。而且服務類糾紛體現出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系統性、復雜性。服務糾紛處理局限在消費者投訴后每個個案的維權,將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如何用“規則”的理念及系統的方法維護各方的利益,在當今全面依法治國的感召下,我們進行了實踐和探索,將消費者權益維護訴諸于“規則”。用“規則”劃定服務提供者和消費者的權責。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在當今家政服務成為一種消費,進入家庭后,由于其瑣碎復雜性,同樣不斷發生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消費糾紛。服務糾紛往往是消費者不滿意,服務員不服氣,家政公司很頭痛,消費者協會人員很繁忙。面對這樣的系列問題,究其根本原因,是缺少了一種公認的評判規則——“標準”。
標準可將服務固化,讓服務和消費沒有“任性”而為的空間。陽光大姐家政服務公司正是用“標準”解決了糾紛困境,并使其規范化快速發展。陽光大姐將每項家政服務用標準固化,最大限度的減少服務供給過程中提供者的隨意性和自裁性,減少操作彈性。怎樣掃地、怎樣洗尿布都有標準,標準讓服務變的透明,讓服務不因服務員的不同而不同,不因客戶的不同而不同,讓服務如同產品一樣均等、一致。而且標準不僅規范了服務,還讓消費者也不得“任性”,保障了服務員的合法權益。標準讓服務落到紙上,讓服務員的服務清晰明了,讓消費者的監督有據可依。有了標準,服務員的服務、消費者的要求就有了“規則”,再也不能“任性”而為。有了“規則”我們再也不怕家務事難斷。
目前,山東省質監局已發布家政服務類地方標準《家政服務-母嬰生活護理員服務質量規范》、《家政服務-居家養老服務質量規范》、《家政服務-家務服務質量規范》、《家政服務-醫院陪護服務質量規范》、《家政服務-育嬰服務質量規范》等;已發布物業服務類地方標準《物業服務規范 第1部分:住宅物業》、《物業服務規范 第1部分:住宅物業》、《物業服務規范 第2部分:中小學物業》、《物業服務規范 第3部分:高校物業》、《物業服務規范 第4部分:醫院物業》、《物業服務規范 第5部分:寫字樓物業》、《物業服務規范 第6部分:商場物業》、《物業服務規范 第7部分:工業園區物業》等,且全部免費向社會提供。
下一步,山東省質監局將繼續加強服務類標準的制修訂,為規范服務、維護消費者權益提供“規則”。目前正在研究的餐飲服務類標準有《大眾化餐飲服務規范》、《早餐連鎖配送服務規范》、《早餐連鎖服務規范》等;環衛服務類標準有《城鄉一體化環衛服務規范》等系列地方標準;公共交通類服務標準有《公共交通服務標準》等。
當然有了標準,只是開始,只有去用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山東省質監局2015年將致力于解讀重要標準,推動各項標準實施,同時開展標準實施評價工作,保證標準“用”起來。同時也在此號召消費者,積極購買標準服務,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做好基礎。只有消費者和政府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推動標準在市場中“活”起來,才能推動服務業規范發展。
隨著標準的逐漸普及,它將成為消費者維權的新工具,服務員保障自己權益的新手段,糾紛評判的新規則。希望 “您按什么樣的標準提供服務”(消費者),“我按照標準操作”(服務員), “我們按標準來評判”(消費者協工作人員),成為我們服務市場里最流行的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