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3日,省工商局、省輕工聯社、省家電協會以“樹立以信用促監管、以監管強信用的消費維權理念,著力營造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的家電消費環境”為主題,召開了全省流通領域家電行業信用建設懇談會。省工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郭際水,省輕工聯社副主任周新瑞和省家電協會會長曹海奎出席會議并講話,全省工商系統消保機構、12315機構負責人及全省40余家大型家電企業負責人等80余人參加會議。
會議發布了《山東省流通領域家電經營者誠信公約》,各參會企業共同簽署了《誠信公約》,省家電協會發布并解讀了《山東省流通領域家電經營者信用記錄檔案建設標準》及《山東省流通領域家電經營者信用記錄檔案建設管理辦法》,日日順、銀座、蘇寧、國美、格力、九龍6家企業圍繞誠信建設進行了交流發言。
開展流通領域家電行業信用建設既是工商部門繼續開展重點領域專項整治的延伸,也是家電行業開展行業自律、加強企業信用約束機制建設的探索。當前專項整治面臨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據統計,2014年全省工商系統共受理消費者投訴5.85萬件,其中家用電子電器類商品投訴1.51萬件,占全省投訴總量的25.87%,居各類商品投訴的首位,比投訴排名第二的日用百貨類商品高出37.3%。投訴主要集中在家電質量不合格、“三包”責任履行不到位、促銷存在虛假宣傳等不誠信行為上。為此省工商局、省輕工聯社、省家電協會決定創新維權手段,轉變監管機制,首先在家電行業開展誠信建設活動,推動“以監管促信用,以信用強監管”。
省工商局副局長郭際水指出,《誠信公約》《建設標準》和《管理辦法》“誠信建設”三個文件具有三個突出的特點:一是創新性。這三個文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引,以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為目的,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作用,將誠信建設、行業管理和消費維權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這在全國、全省都是首創。二是實用性。信用記錄檔案建設標準分4大項、15個小項、40個指標,充分體現了企業自律、行業管理、行政管理和社會監督四方面的要求,有利于指導企業將法律、法規義務和自律行為結合起來。三是導向性。信用記錄檔案建設標準既明確了企業應盡的法律義務,又提出了提倡、鼓勵的項目和內容,有利于引導企業加強質量管理、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進而推動整個家電行業的健康發展,同時對其他行業誠信建設也具有導向性和示范意義。
郭際水強調,開展流通領域家電行業信用建設是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的要求,是創新消費維權手段,建立“四位一體”維權新機制,促進家電行業做大做強的要求,是深化重點領域專項整治,營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的要求。他要求,各級工商部門要按照既定工作部署,以深入貫徹新《消法》為抓手,創新手段,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自律作用,突出重點,加強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檢工作,強化執法,加大案件查辦力度,積極做好流通領域家電行業誠信建設指導和服務工作,督促經營者切實履行首問責任,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經營者建立賠償先付制度,著力做好重點領域消費維權專項整治的收官工作,不斷推動重點領域消費維權工作再上新臺階。
郭際水希望各級家電協會加強培訓,幫助家電經營者準確把握《誠信公約》《信用記錄檔案建設標準》和《信用記錄檔案建設管理辦法》的內涵、標準和要求,指導家電經營者建立健全各項自律制度,客觀開展評價,及時發布評價結果和誠信指數,督促家電經營者自覺把誠信自律各項要求落到實處,并認真總結經驗和做法,及時發現問題和不足,完善措施,創新方式,確保家電行業誠信建設試點取得實效。他要求,廣大家電企業要認真學習貫徹“誠信建設”三個文件,積極開展企業內部學習培訓,加強同工商部門和家電協會的溝通,按照“誠信建設”三個文件的要求,健全制度,完善機制,明確責任,抓好落實。同時,按照國家工商總局的要求,積極探索試行首問和賠償先付制度,不斷提升誠信水平,切實履行消費維權第一責任人的責任,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來源:山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