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媒體曝光的車用‘調和汽油’生產企業均為非煉化企業、非汽油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這說明目前我省仍存在黑窩點、黑作坊、地下車間、非法無證生產的問題。”山東省質監局局長張寧波在今天(17日)召開的車用“調和汽油”專項整治視頻會上坦言。因此,此次專項整治將涵蓋省內所有車用汽油生產企業和化工生產企業(作坊),著重以邊遠地區、城鄉接合部的無證生產、非法勾兌的非煉化企業和“小作坊”、“黑窩點”為重點。
從即日起在全省開展的為期一個月的車用“調和汽油”專項整治和打擊假冒偽劣專項行動將涵蓋我省范圍內所有汽油、所有成品油、所有化工企業和單位,并全面摸排黑窩點、黑作坊、地下生產車間、無證生產企業和單位等,排查所有生產、勾兌車用“調和汽油”的情況,不留死角。同時以“調和汽油”生產為重點,向柴油等產品延伸。
對有證生產企業,重點檢查非法人為添加甲縮醛、苯胺類、鹵素、甲醇以及含磷、硅、鉛、鐵等添加劑、化合物生產車用汽油問題;對無證生產和非煉化企業,重點檢查非法勾兌車用汽油行為。將以邊遠地區、城鄉接合部的無證生產、非法勾兌的非煉化企業和“小作坊”、“黑窩點”為重點,集中力量,重拳出擊,查清企業(作坊)進料、生產(勾兌)、銷售臺賬,發現違法線索,鎖定違法證據。
“發現的問題將向供應和銷售兩頭延伸,徹底打破生產‘調和汽油’潛規則,打斷‘調和汽油’生產、銷售鏈條。”山東省質監局產品質量監督二處處長陳玉彬說,排查中將通過仔細查對原材料進貨、銷貨臺賬和產出比、物料平衡表發現生產加工車用汽油的線索,對隱瞞臺賬、不配合調查的企業,及時報告當地政府,協調經信、公安、檢察、工商、環保、稅務部門聯合調查,查清其銷售渠道和銷售去向。對整治工作中發現的涉嫌質量問題的產品,將加大抽查力度,所抽樣品統一送省質檢院或東營市質檢所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