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濟南3月17日訊(見習記者 唐圓圓 時培磊)因煤礦開采引發地表塌陷,濟南天橋區大橋鎮司家村一千多口人住在滿是裂痕的房屋中,良田也淪為荒地。17日,開采單位新陽煤礦回應本報報道稱,將在本月底前償還拖欠司家村的補償款。
土地塌陷讓司家村1500多畝良田不同程度減產甚至絕產,新陽煤礦與司家村簽訂協議,每年分兩季給予村民補償。不過,2014年的一百多萬補償款,煤礦只支付了50多萬,這引發村民不滿。
17日,山東新陽能源有限公司的馬科長解釋說,目前煤礦經營存在困難,工人工資已拖欠兩個月,因此才拖欠了司家村的補償款。目前,煤礦正盡力籌集資金,并承諾三月底前將一季補償款發放到位。
眼下,司家村九成房屋出現不同程度的開裂,盡管煤礦給予一定的房屋破損補償,但不少村民仍然憂心房屋安全問題。煤礦方面回應說,煤礦每年四月對村民房屋進行檢查排驗。“如果村民發現房屋出現變化,可以馬上向村委反饋。我們會立即組織技術人員到現場勘驗,保證居民居住安全。”馬科長說。
山東省壓煤村莊搬遷辦公室工作人員王傳奎介紹,采煤區房屋出現斑裂比較常見,通常做法是由村委和煤礦所屬企業協調處理,給予補償。“達到重建標準的可以本地重建或異地重建,本地重建要等到地面下陷穩定后進行。”
王傳奎提出,如果受影響村莊符合新農村建設的范圍,政府部門可以將其納入改造范圍。對于改造的資金,煤礦應該提供一部分。
據悉,與司家村毗鄰的濟陽縣前街村是受新陽煤礦開采影響較早的村子,當時村里的房屋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裂痕。“濟陽縣將前街村納入舊村改造范圍,政府出了一部分錢,煤礦出了補償,加上村民個人繳納部分房款,截至2014年春節前,全村600多戶已經搬進了新房。”新陽煤礦趙姓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