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辛   齊

監制 | 藍   色

設計 | Momo  排版 | Jodie

出品 |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山東省旅游推廣中心×新浪山東

 

 

黃河從這里入海|NO.11

濟南平陰篇

▼黃河過平陰

(手繪/李杰 設計/王倫

 

 

 

01 -

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面對黃河,梁山是山東的山開始出場,東平的群山則是大部隊的陸續趕來,在東平湖一帶聚結,巨野澤也成了東平湖,東原于是真正厎平。

在“東原厎平”之陰的平陰接續了梁山、東平黃河方案,其境內山嶺在黃河東岸立起了南北長堤,巋然成泰山西塞,黃河轉折北上,繼續安瀾。

平陰縣的山嶺大勢是南高北低,山居中而行,東面部分鄉鎮并入肥城、東平的汶河水系,西側是縣域主體,眾水以匯入黃河為主。因為大勢是南高北低與東高西低,大河在西側,所以平陰的特點在于陰,是屬于山陰的一種地理環境與景觀態勢——生態式樣。陰有所成就時,意味著能控陽而不散,能固守根本,人物皆元陽內斂,深沉、純凈有智識。

山陰之地很多,平陰卻是黃河北上這一帶(包括長清、槐蔭等濟南市區)的開端之地,很多的人文風物都因此而具有了極大的原創性與基始性。關于這點,可以通過當地的名勝、名品與名人得到一一驗證。

 ▼濟南市黃河渡口景觀

(圖片來源:好客山東文化和旅游圖片庫

 

 // 洪范池 //

 洪范池又名龍池,是洪范池泉群中最為著名者。池名啟示于《尚書.洪范》,本義是“大而有常”,天道自有常態、規范,援引典冊,意在通過此泉表達對天地法則的尊重,為治理自然環境與社會而垂范宣教。當地人也引申為防范洪水,雖直白而訴求合宜。

宏(洪)大規范是萬事萬物的存在方式與運行秩序,古人通過一個泉池命名就顯示了對教化的重視,對根本之道的重視。

平陰是黃河改道后發生最重要的轉折之處,黃河也只有到了平陰一帶,才獲得了長治久安的穩定河床,而且泰山西麓在平陰也真正面向黃河成為沿河第一要地,下游水土關系循此為本,方有黃河的長久安瀾。平陰的這個稟賦與作用,加上泉水清冽旺盛與人文底蘊的深厚,也讓洪范池當仁不讓地成為濟南眾泉之首。

 

// 胡莊教堂 //

胡莊教堂是全國三大天主教圣地之一,坐落于胡莊村。這里是曲阜附近,位于泰山西麓,是外來文化對本土中華文化的腹地進行的一次試探性接觸。胡人教義(非貶義)在胡莊,體現了平陰地處山水轉折之地的特點,本土的屏障,也是對外的觸角。但無論什么宗教,總是關注人的精神世界,是對人與社會諸根本問題進行的深刻思考。根本之地,教堂高聳,義理冷峻。

 

▼濟南市胡莊教堂

(圖片來源/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微博)

 

 // 玫瑰之鄉 //

玫瑰之鄉主產地也在胡莊。著名的玫瑰之鄉平陰是著名的玫瑰生產基地,也是新的旅游勝地,栽培歷史悠久,品質馳名中外。玫瑰艷麗而帶刺,艷麗而不容褻瀆,與黃河岸邊的牡丹、棗樹一樣,雖生于貧乏,但卻生命力旺盛,或者肆意,或者飽滿,或者千年屹立。山陰之地常如深夜寒冷寂靜,但是有了玫瑰就有了光亮,則能除濕邪,能興氣血。玫瑰入藥,行氣化瘀,梳理肝膽,不至于深山閉塞而抑郁難伸。平陰的玫瑰關乎健康,尤其有益于女子生殖健康。這一點,與本地的阿膠又有相似處,穩定氣血如同澄清且穩定跟前的黃河一樣,事關根本。宗教有關愛的熱忱,但也有冷峻不可移易的堅貞,玫瑰亦然。

東阿阿膠是平陰東阿鎮特產,與人參、鹿茸為中國三大名藥,有圣藥之稱。阿膠固本,防范氣血崩決,補血、潤肺、充實腎陰。阿膠固本培元,是平陰的山川地理生態風物的正向反饋(見《東阿篇》)

東阿還有諸如豆腐清熱潤燥以及鮮食地瓜的順暢清肅,其功效都是平陰地理文化的體現,能潤能降能清,專注生命的內在本根,誠為“特”產,最是地道。

歷史名人于慎行明朝三代帝王之師,字可遠,又字無垢,有林泉高致,江河悠遠。柳下惠坐懷不亂最有定力,稱為和圣。朱鼎延清初工部尚書,精研程朱理學。這三個人的共同特點就是注重禮制建設,維護人倫根本,都發揮著平陰文化中特別注重內在本質的一面。

大汶河、東平湖與黃河,如水谷之運。泰山分擘是筋骨之強。平陰始立河堤、穩黃河而出井泉,是大地最內在精神的生成之際,又于臨河山阿之內集聚,一一條分縷析,精細運化。

黃河在平陰——東阿縣,實現了真正的轉向,山與水深度媾和,文化也從泰岱前的堂皇華彩而開始專注于其內在品質的鍛造。

 

▼濟南市冬日暖陽

(攝影來源/王成永)

 

02 -

洪范池

平陰是山與河的第一次最直接與最親密的接觸,黃河移駕濟水,從此一遇纏綿,再也沒有發生過改道。作為黃河最重大的轉折之地,這里不但有群山化作堤岸的衛護于外,也有井泉之水的營構于內。黃河溫順、平湖早注,都如大地的水谷之氣的外部運行,得其水谷之精,而平陰的井泉則如大地的先天元神一般,至精至微,潛行默運,專注于生命的內在品質建設。

洪范池就是黃河流域第一次出現的泉水集群的代表,大地精蘊始現,足為表征,最是平陰氣度。

洪范一名出自《尚書.洪范》,意“大而有常”,萬物盡在此規范之內。又名龍池,求風調雨順,寄寓泉水澄清、豐厚、深邃之精脈蓄養之意。名出自元典還是托于圖騰,都是水生斯民的體認與禮贊。

洪范池位置關鍵且醒目,三面環山之中,洪范池處高低均勢之際,有總攬一方群山潛行之精脈,綻然而出。三方列張,獨流北向,正是平陰地形大勢,是黃河之流向。

北方者,玄武之精所在,洪范池受平陰之正脈,以井泉之真水北上,大地精華發泄,有專注于生命本真創生之意。

北流不遠,地勢更稍開張,有東阿鎮,取洪范池水制作阿膠。阿膠滋陰養血,補肺潤燥,是固本培元之圣藥,以洪范池為其精神根脈處,以求氣血在此洪大規范之中。

明三代帝師于慎行是洪范之畔生人,字行遠,又字無垢,文章為一時之冠,為官正大剛直。他去世后,學生萬歷皇帝就把白皮松栽在他的墓地園內,表示守孝于墓前。白皮松至為稀缺珍貴,于慎行墓前現存36棵,已經是國內數量最大的白皮松林了。于慎行,存泉脈之精神,尊洪范之九疇,乃無垢之國士。

《洪范》有云:

"水曰潤下 

洪范池泉群可謂得其真者,能產上品阿膠,能生三朝帝師,更能生出更多的平陰地道物產以厚民生。

洪范池鎮的豆腐皮為濟南市名優特產,其品質確立已有數百年歷史。豆腐可防骨質疏松,可防腰膝酸軟,還是洪范池水的品質,養護腎陰為本。

平陰在洪范池鎮一帶還有著名特產鮮食地瓜,脆甜可口甜度高,熱飲還有板栗的味道。板栗與地瓜一樣,其氣有金水之質,有助于降燥養陰,通暢爽利。

洪范池還有諸多神奇。

一是水質好,這個應該。

二是不以澇旱而消長,不以寒暑而溫涼,流量與水溫常年基本一致,可見其內在穩定,構筑久遠。

三是水平如鏡,不顯趵突,是整體遍布的上涌,有“洪范浮金”景觀,也是穩定的一種體現;若在池臺上看到日暈天象,方圓百里必發地震,必是大地與物候運行的重要節點顯露處。

四是池中有魚百尾,俗稱“神魚”,生長極慢,清澈中篤定,元神不散。

東山有泰山之阿,阿的主體部分就是洪范池泉群所形成的浪溪河流域。阿,山之彎環,阿之內自有泉湖田園,即成生態聚落。洪范之阿,外圍就是山嶺立在黃河岸邊,實現了對于黃河的控制與引入。在內舒緩為臨河平原,養眾生,清黃河。雖《淮南子》有說“阿膠一寸,不能止黃河之濁”,但洪范之水直入黃河,其慨然澄清之志,足以領袖群倫,為濟南眾泉典范。

洪范池與周邊的書院泉、扈泉、墨池泉、狼泉、白雁泉、拔箭泉、丁泉、長溝泉,合稱“洪范九泉”,發越大地精神。《尚書》也有“洪范九疇”,稱天道有常態,生成天下法則。

洪范之名,信非虛褒也。

 

▼濟南市霞美黃河

(攝影來源/劉橙)

 

03 -

玫瑰之鄉 

平陰縣是中國玫瑰之鄉,種植歷史有1300多年,大量種植始于唐朝,明清民國以來,食藥兩用,影響力冠絕全國。

 玫瑰原產只在北半球,中國是重要原產地之一。在中國古代玫瑰的稱謂有很多,例如月季、薔薇、木香、刺玫等等,后來雅致了,改成玫瑰。在18、19世紀有歐洲人采集中國玫瑰而去,才給歐洲的玫瑰帶來了革命性影響,至今已有歐美14個國家把玫瑰奉為國花。

作為玫瑰的稱謂出現在唐朝。《說文解字》釋義,

"

 玫,石之美者;瑰,珠圓好者 

玫瑰從此被冠以珠寶翡翠的名稱。

平陰的主體部分就是居于泰山西阿,地勢開面于西、北,此星月之方,在天人合一的農耕文化里,這個向度就是最有質感,在物為珠玉意象,在人為腎精肺氣,在時為萬物秋冬歸藏。玫瑰的名字與種植放在平陰,最有文化氣象,山水得意。加上泰西自然金水氣、黃濟氣力悠長、山阿內斂聚集、井泉純凈充盈,平陰的地理生態意象把玫瑰的生態人文意象層層疊疊地塑造了出來。名副其實,最重地道。

平陰玫瑰的主產地所在的玫瑰鎮,與發明阿膠的東阿鎮同在最標準的“東阿”之內,兩地分居阿之兩端,東阿鎮對應東阿縣的魚山,收黃河入我彀中,玫瑰鎮在阿之下游,與對岸東阿縣的艾山一起完成了泰山之阿對黃河最嚴密也是最親近的接觸。東阿鎮的阿膠助人腎陰,玫瑰鎮的玫瑰助人腎陽,元陰與元陽構成了人體元氣的兩個方面,也使阿地成為名副其實的固本之地,固山河,固性體,陰陽皆充實有力。

 

▼綻放的玫瑰

(圖片來源/網絡)

 

玫瑰艷麗而帶刺,是夜里的明媚,氣血猶能豐盈。玫瑰香氣滿溢,令人肝膽舒張,使人心血不至沉悶,自然容顏光彩,精神上佳。平陰之為地也,西北深沉而不墮入黑暗、濕邪之中,其物有所質地堅貞,其草木有所暗香浮動,其人間自有燭火不昧,皆元陽不熄,于陰平緊固中設神明洞府。作為平陰名流的于慎行的“于”字,丁下一橫,即手執燭火之意,其丁字是星月燈燭之意,如人夜讀,神明能懾鬼魅。

代表愛情是西方文化里的玫瑰,平陰玫瑰與阿膠一樣對女子氣血最有助益,她關乎的是愛情本真處,健康的美麗不用濃妝艷抹,真的情愛宣示從不需虛妄言辭。

玫瑰帶刺也可艷麗,牡丹能生于鹽堿荒灘,棗樹帶刺而千年可駐,它們都生于沿黃,不畏貧乏,內有珠玉,生命自在奔放,是黃河精神的寫照。平陰玫瑰最早種植始于平陰南部山區的僧廟之中,集中種植的地方以西胡莊村為中心,相鄰的另一個胡莊是中國天主教三大中心之一,玫瑰在民間很早之前就有了精神的寄寓,外來宗教也能入我阿地,同化于本土山河的精神氣度之中。

平陰玫瑰,觀賞、食、藥皆有大用,已被中國林業部、花卉協會評為“中國玫瑰之鄉”,其被看重的就是道地,是文化的本土屬性,是平陰玫瑰的精神最契合此山川氣度。

泰山巖巖,黃河雄渾,山阿河曲之間,玫瑰從未凋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