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解決好農家樂、漁家樂相關設施的衛生問題。重點是廚房衛生、食品安全、衛生間配置、客房被褥一人一換等達到相關標準。
◆大力發展以周邊城市市民為主要市場,以農戶為主體、以農村旅游合作社為載體的農家樂和漁家樂鄉村旅游產品。
◆省旅游局將設立專項資金,按照規劃費50%的比例,對27個省級旅游強縣(市)新一輪的鄉村旅游規劃給予補貼。
山東省鄉村旅游將駛入發展快車道。5月31日,全省鄉村旅游座談會在濟南召開,通過相互學習交流,對各地鄉村旅游的發展問題進行再研究,提出以富民、農村城鎮化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統籌規劃新一輪鄉村游的跨越式發展。包括國家級和省級旅游強縣(市)在內的28個縣(市)和省鄉村旅游業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相關負責人出席座談會。
以2003年批準第一個農業旅游示范點為標志,目前我省已擁有1個國家級旅游強縣、27個省級旅游強縣(市)和17個國家優秀旅游城市(縣級市)為代表的鄉村旅游發展“后備軍”,實現鄉村旅游全面提質升級,再創山東農業農村發展新優勢被賦予了新的希望。
“鄉村旅游是一個產業,發展產業要率先研究市場。”省旅游局局長于沖指出,國家現行法定假日制度和大眾旅游休閑時代的到來,為鄉村旅游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全年有45個兩天的小周末、5個三天的大周末,周邊短線游無疑是主要的休閑旅游選擇。春節和“十一”黃金周,熱門景點人滿為患,選擇城郊游、鄉村游等休閑旅游產品展開深度游成為新的亮點和熱點。另一方面,在我省9700萬人口中,城市人口接近一半,人均GDP超過8000美元,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城市人口還將不斷增長,發展鄉村游的市場潛力巨大。以富民、農村城鎮化為出發和落腳點的新一輪鄉村旅游發展,首先就要大力發展以周邊城市市民為主要市場,以農戶為主體,以農村旅游合作社為載體的農家樂和漁家樂鄉村旅游產品,以一個村、一個鎮、或者一個片區為基礎,進行規模化開發。
2011年,我省入境旅游收入已超過25億美元,接待入境游客超過400萬,以轉方式、調結構、上水平為目標,以省外或境外游客為主要市場,開發一批高端鄉村旅游產品將成為下一步鄉村游產品開發的重點。具體來說,就是以文化旅游小鎮及省、市兩級農口部門、旅游部門開發的各類鄉村旅游項目為主體,依托民俗文化、自然生態等發展品牌和精品鄉村旅游項目。
現有各類鄉村旅游點的層次和水平該如何提升?首先要解決好農家樂、漁家樂相關設施的衛生問題。根據山東省鄉村旅游業聯席會議辦公室日前下發的通知,水利、農業、海洋與漁業、林業等部門近期將對本系統的農家樂、漁家樂、森林人家、水利風景區(點)進行一次專項檢查,重點是廚房衛生、食品安全、衛生間配置、客房被褥一人一換等情況。達到相關標準的,將由省旅游局納入全省“聯合推介、捆綁營銷”計劃,列入我省周邊客源地旅行社產品。不達標的要列出升級達標的時間表,力爭明年6月底前基本達標。各市旅游部門還將按照《山東省鄉村旅游標準》對通過省級驗收的農家樂、漁家樂進行一次全面復核,復核達標的納入全省營銷網絡。
今天(6月2日)下午,記者從山東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獲悉,省人大常委會一次會議以來,有關選舉單位補選了山東省十二屆人大代表6名,郭樹清、季緗綺等6人補選為省十二屆人大代表。現在,山東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實有代表910名。
今天下午,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山東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關于補選部分省十二屆人大代表和個別代表的代表資格變動情況的報告》。依照選舉法有關規定和工作需要,有關選舉單位補選了省十二屆人大代表6名:
德州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于2013年5月21日召開第十次會議,補選郭樹清為省十二屆人大代表。
東營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于2013年5月22日召開第十次會議,補選季緗綺為省十二屆人大代表。
濰坊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于2013年5月24日召開第十次會議,補選杜昌文為省十二屆人大代表。
聊城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于2013年5月23日召開第九次會議,補選王忠林為省十二屆人大代表。
濱州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于2013年5月21日召開第十一次會議,補選崔洪剛為省十二屆人大代表,
濟南軍區空軍軍人代表大會于2013年5月16日召開第七次會議,補選趙勇為省十二屆人大代表。
經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審查,郭樹清、季緗綺、杜昌文、王忠林、崔洪剛、趙勇代表資格有效,提請省人大常委會確認。
由東營市選舉的省十二屆人大代表姜大明(山東省原省長)調離山東(國土資源部);由濟南軍區空軍選舉的省十二屆人大代表秦建輝(濟南軍區空軍原副政委)調離山東(北京軍區空軍)。依照代表法的有關規定,以上2名代表的代表資格自行終止。
現在,山東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實有代表910名。(盛堃)
郭樹清同志基本情況
郭樹清:男,漢族,1956年8月生,內蒙古察右后旗人,博士研究生學歷,1974年8月參加工作,198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中共山東省委副書記,副省長、代省長。
1974.08—1978.03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紅格爾公社插隊; 1978.03—1982.02南開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學習;1982.02—1985.02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馬列系科學社會主義專業碩士研究生;1985.02—1988.09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列所助理研究員(其間:1985.02-1988.07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馬列系科學社會主義專業在職研究生學習,獲法學博士學位;1986.03-1686.06借調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方案設計辦公室工作;1986.07-1987.08赴英國牛津大學作訪問研究);1988.09—1993.04國家計委經研中心綜合組副組長(副司級);1993.04—1995.09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綜合規劃和試點司司長;1995.09—1996.02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宏觀調控體制司司長;1996.02—1998.03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秘書長兼機關黨委副書記;1998.03—1998.07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兼機關黨委副書記;1998.07—2001.03貴州省副省長;2001.03—2005.03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黨委委員,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其間:2004.03-2004.04在中央黨校省部級干部進修班A班學習);2005.03—2009.01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黨委書記,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2009.01—2010.07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黨委書記;2010.07—2011.10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2011.10—2013.03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黨委書記;2013.03至今中共山東省委副書記,副省長、代理省長,省政府黨組書記。
第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十八屆中央委員,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