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在北京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發改委主任張務鋒來到大眾網北京演播室接受專訪。張務鋒介紹了去年全國兩會期間,住魯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建議或提案的形式提報的多項重大事項取得的階段性重要成果;并結合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深談山東“兩區一圈一帶”區域發展的新格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新動作、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新舉措和經濟轉型升級新打算。


山東去年哪些重大事項提報全國兩會?
大眾網:去年山東經濟社會實現平穩健康發展,特別是一些關系發展長遠和大局的重大事項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張主任能否給我們簡要介紹一下?
張務鋒:2014年,全省各級各部門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對山東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加快工作指導重大轉變,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強區域、惠民生各項工作取得新的成績。全年實現生產總值5.94萬億元,增長8.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5000億元,達到5026.7億元,增長10.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7%和11.2%;城鎮新增就業118.5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31.2萬人。
特別是圍繞推動事關山東全局長遠發展的重大事項,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親自率領省部會商全力爭取、強力推動,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大力支持和關心呼吁,各市各部門明確責任、緊盯落實。去年全國“兩會”期間山東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建議或提案的形式提報的一批重大事項取得了階段性重要成果。一是,“外電入魯”三條新通道成功獲批,內蒙古錫盟至濟南的特高壓輸電工程開工建設,內蒙古上海廟至臨沂、陜西榆橫至濰坊的特高壓通道獲批開展前期工作。三條新通道建成投運后,山東省將有三分之一的電“從天上來”,接受省外輸電能力可達2500萬千瓦左右,相當于替代省內煤炭消耗6000萬噸,可相應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億噸,對優化能源結構、保障電力供應、改善大氣環境現實意義重大。二是,“三縱三橫”快速鐵路網規劃獲得國家批復,全省人民熱切期盼的“黃金通道”濟青高鐵可研報告國家正式批準,部分控制性工程已經開工建設;濰萊高鐵項目建議書、魯南高鐵客運通道均獲批立項,京滬高鐵曲阜站和鄭徐高鐵蘭考站接口也已獲準。三是,山東省被確定為國家“一帶一路”規劃海上戰略支點和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沿線重點地區。四是,國家同意列入中原經濟區的聊城、菏澤市和泰安市的東平縣享受國家中部地區優惠政策。五是,山東省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已確定在東平、鄄城兩縣開展試點。六是,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出通知,允許符合條件的地煉企業在淘汰一定落后產能或建設一定儲氣設施的前提下使用進口原油,山東省爭取多年的地煉油源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七是,青島西海岸新區獲批,成為第九個國家級新區。青島藍色硅谷發展規劃獲國家批復。八是,濟南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正式獲批。
2015年山東區域融合發展有什么新思路?
大眾網:近年來,山東省注重統籌區域融合互動發展,著力釋放區域發展戰略紅利,形成了“兩區一圈一帶”區域發展的新格局。今年山東推動區域發展有什么新的思路和打算?
張務鋒:山東省東中西各具優勢特色,區域間發展不平衡,是全國發展的縮影。加強分類指導、統籌協調推進,是完善區域戰略格局、增強長期發展后勁的必然選擇。省委、省政府因事而謀、順勢而為,自2008年以來,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線,圍繞建設經濟文化強省,確定了高點定位、多點支撐、重點帶動的“一線三點”的工作思路,形成了“兩區一圈一帶”區域戰略的全覆蓋。今年的工作重點是認真落實省區域發展戰略推進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議精神,持續放大“三個效應”,“把重點抓起來、把亮點抓出來”,使“兩區一圈一帶”成為新常態下轉型發展的戰略依托。一是,持續放大規劃引領效應。立足優勢、找準定位,推動各大板塊由同質化競爭向差異化、特色化發展轉變。認真實施沂蒙革命老區發展規劃,研究出臺相應配套扶持政策。同時,積極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和環渤海戰略,廣泛參與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區域合作發展。二是,持續放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效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重點投資領域。要下決心解決跨區域基礎設施瓶頸制約,突出互聯互通,促進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合理流動、高效配置。三是,持續放大產業協作聯動效應。當前,我省區域間特色產業和優勢產業融合發展的態勢明顯。要發揮好區域黨政聯席會議作用,建立市場主導的發展聯盟,促進區域優勢特色產業融合縱深發展。著力推進青島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
高鐵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有什么新動作?
大眾網:去年以來,山東省鐵路、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有力推動和保障了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今年省里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有哪些新動作?
張務鋒:加快推進全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對于提振發展信心、有效拉動投資、穩定經濟增長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今年山東省將加快構建三大體系,再謀劃推進一批重大事項。一是,著力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認真實施全省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和新型城鎮化規劃,加快石濟客專、青連鐵路等8條鐵路建設進度;積極推進濟青高鐵建設,同步建設濰萊高鐵項目;開工建設魯南城際快速鐵路通道并研究提出在曲阜東站、蘭考站分別接軌聯通京滬、鄭徐高鐵的設計方案;加快推進濟南和青島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建成投用濟南機場南指廊,完成日照機場主體工程,力爭開工建設青島新機場、菏澤機場和聊城機場,加快濰坊機場遷建前期工作。推進東營至濟南、濰坊至日照等15條在建高速公路,啟動建設濟青高速擴容等6條高速公路。二是,著力構建現代能源產業體系。爭取內蒙古上海廟、陜西榆橫至山東省輸電通道開工建設,積極謀劃新的輸電通道。優化風電、核電開發布局,開工文登、沂蒙抽水蓄能電站,爭取新能源發電裝機突破1000萬千瓦。三是,著力構建水資源保護和利用體系。編制實施《山東省水資源保護利用管理綜合規劃》,搶抓國家確定172個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機遇,盡快向社會推出一批水利工程項目清單。完成南水北調續建配套工程建設,實施好雨洪資源利用、大中型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河道治理和農村飲水安全等重點水利工程。以上基礎設施項目建成投用,將有力助推經濟文化強省建設。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有什么新舉措?
大眾網: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山東省在推動改革特別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方面有什么新的舉措?
張務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氣可鼓不可泄,要再接再厲、趁熱打鐵、乘勝而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勇于自我革命,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省發改委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牽頭部門,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著力推出一批激活力、強動力、擴空間明顯的重點改革舉措,使改革新紅利轉化為發展新動能。一是,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作為重頭戲。截至目前,山東省已連續兩年修訂《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累計取消下放政府核準事項73項,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省發改委將以“陽光審批、勤廉發改”為平臺,削減事前審批、推行并聯審批、強化監管服務,“把口袋里的生產力全都掏出來”。二是,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大力放寬社會資本準入范圍,鼓勵民營資本參與省屬國有企業投資項目;完善“使用者付費”和政府購買服務機制,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公益性領域項目建設;逐步擴大市場化基金運作試點,更好地服務產業升級和轉型發展。三是,全面實施我省信用體系建設規劃。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利于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和創新社會治理、營造良好營商環境。要出臺實施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開展綜合性試點;盡快啟動省級公共信用信息平臺項目建設。四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目前,醫改工作已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涉及多方利益格局的深刻調整,要加強組織領導,協調聯動各方,統籌謀劃、整體推進。總結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經驗,逐步擴大改革范圍;積極探索推進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加快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實施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建立健全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發展一批有規模、有質量、有品牌的非公立醫療機構。五是,完成全省黨政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任務。完善公車制度改革總體方案及配套政策,年底前分步完成全省各級黨政機關的車改任務。根據國家的部署,適時啟動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國有金融企業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工作。
山東2015年經濟轉型升級有哪些新打算?
大眾網:今年“兩會”對經濟結構調整高度關注。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積極促進經濟轉型升級、行穩致遠。在這方面,山東省有什么考慮和打算?
張務鋒:李克強總理強調,政府工作人員“有權不可任性”。同樣,經濟發展也不能任性,過去粗放型發展已難以為繼,必須走出一條穩速提質增效升級的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和包容和諧發展之路。要堅持以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打好轉型發展的“組合拳”,在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基礎上,加快向中高端水平邁進。一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扎實開展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抓好糧食高產創建、“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和“海上糧倉”等工程。大力發展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推動農業向農產品物流、農業觀光、鄉村旅游等服務業領域延伸,加速形成“接二連三”的格局。二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堅決化解過剩產能,按照消化、轉移、整合、淘汰“四個一批”的要求,發揮好市場和環保兩個“倒逼”機制的作用,引導產能利用盡快回歸合理區間。加快鋼鐵、石化、汽車、煤炭等行業兼并重組,穩妥推進主城區重污染企業搬遷或轉產。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拉長延伸產業鏈,提高終端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比重。三是,推動服務業跨越發展。落實好省政府加快服務業發展的30條意見,管好用好服務業引導資金,強化載體建設,推進改革試點,集中各類資源向服務業傾斜。按照“敲開核桃”和“一行業一對策”的要求,研究提出分行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出臺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意見和“黃金海岸·仙海圣山”養生服務產業聚集帶發展規劃。四是,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突出企業創新主體、人才創新主力、要素資源整合、科技成果導向和創新環境改善,推動經濟增長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人才驅動,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形成發展的新動力。五是,發揮招商項目示范帶動。去年,全國知名民營企業入魯助推轉調創洽談會,簽約金額達到2.9萬億元;簽訂合同項目2234個,其中百億以上的項目53個,高端裝備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和新興產業項目占絕大部分。這些都是山東新一輪發展的“新鳥”,我們已經研究制定了資源配置、督導檢查方案,今年重點是推進這些項目加快落地,助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