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山東能源新礦集團伊犁能源公司獲悉,該公司立足建設綠色清潔企業,努力構建資源開發可持續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的良性發展態勢,僅用于環保設施方面的投資預算就達到12億元,占該項目概算總投資的10%左右。
據介紹,伊犁能源在新疆的項目多處于生態環境脆弱的山區,植被覆蓋率低,干旱和半干旱的環境使當地的生態環境極為脆弱。企業在發展生產的同時能否切實保護好當地生態環境關系企業長遠發展,成為他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該公司從進駐伊始,就提出了“黑色煤炭、綠色開采、高碳經濟、低碳運行”的綠色發展理念,委托煤科總院編制了《伊犁伊寧礦區煤炭開發利用循環經濟產業園區規劃大綱》,強化理念先行、宣傳引領、強化措施、保障資金、落實行動等措施,構建形成了資源開發可持續與生態環境可持續的良性發展模式,積極轉變企業經濟發展方式,扎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
該公司引進了德國林德公司煤氣凈化技術,裝置處理能力世界最大;引進了世界上最優的英國戴維公司甲烷化技術,用于高溫下合成高純度甲烷;熱電裝置采用了脫硫、脫硝技術,用于處理煙塵中的污染氣體;采用多效蒸發技術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和污水零排放。另外,采用酚氨回收、氨法脫硫、克勞斯硫回收等裝置,在生產2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同時,每年還可產出焦油、中油、化肥硫銨以及水泥建材等副產品,可以將原料煤“吃干榨凈”,又獲得了比較好的經濟效益。
“我們的煤化工項目概算總投資是120億元,僅用于環保設施方面的投資預算就達到12億元,占總投資的10%左右。”伊犁能源新天煤化工項目管理部負責人介紹。在強化資金保障,堅持高科技、高投入推進煤炭資源清潔利用的同時,還借助企業報、企業門戶網站、文化活動等有效載體,宣傳清潔能源理念,樹立良好社會形象。
去年,伊犁能源伊犁一礦投資1200萬元建成了新疆首個井下水處理廠,每小時可處理礦井水1000立方米,處理后的礦井水品質達到了生活用水標準,除用于井下巷道防塵外,處理水輸送到地面,還解決了生活用水、礦區綠化、農田灌溉,既實現了污水零排放,又解決了企業生產、生活供水的問題。
伊犁一礦還與伊犁州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瓊博拉鄉共同建設了薰衣草種植示范項目和雪菊種植基地,以凈化處理后的礦山廢水作為水源,從外地引進薰衣草和天山雪菊,在荒蕪的戈壁灘上進行種植,既為當地的農牧民早日脫貧致富尋找到了一條新的致富增收途徑,也成了礦山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伊犁能源還積極發揮共青團組織的作用,發動青年志愿者利用業余時間開展綠化活動,在工業廣場和周邊荒地種植各類樹木8萬余株。目前,伊犁一礦南北工業廣場場內、場外就有樹木16204棵,棵棵存活。
“伊犁河谷是一塊生態寶地,呵護好伊犁綠河谷,為子孫后代保持一塊環境優美、風景獨特的凈土,也是我們廣大建設者的責任與使命。我們致力于把煤化工項目建設成國家級煤炭深加工循環經濟產業示范園區,打造展示新礦形象的一個重要品牌。”伊犁能源公司總經理王貫東說。(左豐岐 杜愛軍 史睿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