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出游、旅行社傳統組團游弱化,公民旅游逐步進入“自駕車、散客時代”,越發給旅游目的地旅游公共服務提出更高要求。
◆近年山東省旅游業發展較快,但旅游公共服務設施的發展相對滯后,漸成“軟肋”,游客集散中心、咨詢中心的建設,與省外先進省市相比存有差距。
◆山東省旅游局要求,重點旅游城市年內必須建成1至2處旅游集散中心、10處以上旅游咨詢服務點,其他城市可放緩至明年。
2013年,山東省旅游業無論是游客人次還是各項經濟指標,都保持了較快增長,據山東省旅游局公布的數據:去年全省旅游總收入突破5000億元,同比增長14.7%,占GDP總量的9.47%,占服務業增加值的23%。省內17市中,有10個城市旅游總收入增幅高出全省平均增幅。
旅游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更容易暴露發展過程中的“軟肋”。山東省旅游局副局長竇群在日前舉行的全省旅游局長會議上,提到去年一年山東省旅游工作的差距和不足,第一條就是“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不夠快”。
竇群說:“上海市1998年建成集散中心,浙江、江蘇在2001年建成,到2004年,江浙滬的集散中心就實現了網絡化布局和區域合作。而山東省旅游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建設、運營方面,都已經落后。去年山東省舉行了一次重點旅游項目建設會,已經開始對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作出相關部署,但許多市存在著不夠重視、規劃選址不當、建設資金不到位、運營效果不佳等問題!
受中央“八項規定”、“反四風”以及《旅游法》實施等因素影響,自去年以來,公務旅游、旅行社傳統組團游等旅游形式受沖擊嚴重,公民旅游逐漸步入“自駕游時代”、“散客時代”,大眾化的旅游發展趨勢明顯,旅游消費結構和特征正在發生明顯變化。這些都給旅游城市完善旅游公共服務設施提出了更高要求。
城市完善旅游公共服務設施,這也是貫徹《旅游法》的要求!堵糜畏ā访鞔_指出,縣以上政府應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資金,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旅游公共服務;應當根據需要建立旅游公共信息和咨詢平臺;旅游資源豐富的市縣應當建立旅游咨詢中心和旅游客運專線或者游客中轉站。
省旅游局局長于沖在日前表示,各級政府是《旅游法》的落實主體,建議今年各市政府要突出抓好《旅游法》的落實,安排資金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在交通樞紐、商業中心和旅游者集中場所設置旅游集散中心;在景區和通往主要景區的道路設置旅游指示標識;建立旅游客運專線或者游客中轉站等。
據了解,近兩年山東省有些市已經開始重視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在濟南,全市旅游專項經費每年有1/3用于旅游公共服務建設。2007年,濟南建成了首個旅游集散中心,2013年,又在原旅游汽車站的基礎上改建了旅游集散中心。目前,在已有2個旅游集散中心和4個旅游咨詢中心的基礎上,濟南對資源優勢明顯、客流集中的歷城、長清、章丘等地,也要求各建設1處旅游集散中心。同時,再規劃建設50個旅游咨詢中心,預計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此外,濟南還多部門聯合,新建提升了各大景區的游客中心、旅游廁所、停車場、標識標牌等,在高速、國道、省道以及市區主要路口設置景區交通指引牌200余塊,面對市民和游客免費開放廁所600余處。
竇群表示,今年,山東省將建立旅游集散中心建設臺賬,加大全省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詢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度。今年年底之前,各重點旅游城市必須在高鐵、機場、車站或城市商業中心等人口密集場所,建成1至2處旅游集散中心、10處以上旅游咨詢服務點;其他城市要完成規劃選址,保證明年全部建成;縣級優秀旅游城市、省級旅游強縣要不斷完善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咨詢服務中心的功能。(高曉雷 陳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