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聊城古城“鳳凰嗉”建成“荷花池” 蘊含美麗傳說
在古城區樓南大街路西,一處叫做“荷花池”的景觀建設目前基本竣工。據介紹,荷花池就是原來叫做“鳳凰嗉”的一處池塘,鳳凰嗉就是鳳凰的胃臟,這里面包含了有關“鳳凰城”來歷的美麗傳說。
一泓清澈塘水 一片古韻建筑
6日上午,記者看到“荷花池”景觀建設基本完工,它的周圍以石頭壘砌而成,深約三米,外觀總體好似一個“嗉子”形狀,又類似桃形。岸上種了一棵直徑約50公分、高度達7米的梧桐樹。這個水塘的最長或最寬處大約都在20—30米之間,池塘中目前僅有淺淺的水,而東北方向的壁上正有一股清流自石縫間潺潺淌出。
池塘西北角建有一座高約5米、長寬約為4米多的六角形亭子,飛檐翹角,簡瓦灰脊。西南角則是一座假山,靈石聳立,頗為壯觀。水塘四周有石鋪通道,西面是個小廣場,其中置有石桌石凳。水塘四面種植著柳樹、槐樹等多種樹木,南面還有一片翠竹。再向外看,仿古商鋪樓房圍繞在四周。
在水塘東北方向,有一溜走廊似的建筑,曲曲折折地通向朝東的大門。走廊上部全是木質結構的房頂,檐部以下擋板上皆繪以紋飾,其中有各式圖案。而其內側,繪著鳳凰城傳說故事的連環畫,圖中的人物、樓閣、鳳凰、巨龍活靈活現。“這個古色古香的新建景觀,主要再現鳳凰城由來的美麗傳說。”工程監理王杰介紹,圖案描繪收尾后,荷花池景觀所有工程就算完工了。
一個美麗傳說 一座古老城池
關于“鳳凰嗉”池塘的歷史情況,朱靜回憶,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她曾來此采風,當時一位年過七旬的胡先生帶她來到觀前街東段路南,從一條狹窄的胡同進去,看到一處橢圓形的水坑,占地大約一畝,“這個水坑就叫作‘鳳凰嗉’,它的來歷與鳳凰城的傳說密切相連。”胡先生告訴她。
朱靜說,按照胡先生的介紹,傳說遠古的聊城曾經有一片很大的梧桐樹林,這里棲息著無數只鳳凰,那時這里風和日麗,后來孽龍作亂,引來洶涌的大水,這里便成為澤國。有叫“王東”、“王昌”的兩人與孽龍搏斗,最后斬殺了孽龍,“有一只鳳凰引導眾人在水中造城,歷經艱辛終于造成了一座異常堅固的鳳凰城。”
朱靜說,鳳凰城其實就是鳳凰的“化身”,古城東西兩門是鳳凰的兩個肩膀頭,因為鳳凰向南飛,所以肩膀也朝南,“故東、西兩面的拗頭門是朝南開的,而北面城門是鳳凰尾,門朝北。”“由于鳳凰頭朝東一扭,它的嗉子位置正在樓南大街的路西,恰好也是觀前街的路南。”她解釋著,嗉子就是鳳凰的胃臟,它在這里化成水坑,因為嗉子能吸取食物的營養精華而滋養鳳凰,所以這個水坑被人們看作風水寶地。
朱靜說,一些古城老居民們反映,這個新建景觀還是叫做“鳳凰嗉”比較好,“這個名字與鳳凰城息息相關,既吉祥動聽,而又有歷史文化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