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家家泉水戶戶垂楊”重現百花洲
記者今天采訪獲悉,明府城—百花洲片區整治工程進展順利。三錫堂、慶育堂等古建筑倩影重現,施工方在建筑群之間修建了蜿蜒的水街,將片區的術虎泉、岱宗泉、厚德泉等泉水匯聚起來,流向百花洲,再匯流到大明湖。水街周邊遍植垂柳。目前,片區“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風貌已經形成。
磚瓦門凳
片區建筑處處古樸
明府城—百花洲片區整治工程的示范區包括明湖路以南,泉樂坊以西,曲水亭街以東,后宰門街以北,總面積4.19公頃。截至目前,已開工建設建筑面積1.86萬平方米,其中新建仿古建筑14組,萬卷樓等12組仿古建筑已完工,其余2組正在施工中;需要整修的7組老建筑也全部完工;占地9219平方米的地下停車場、綠化、管線等配套工程都已展開施工。
在古建周邊,記者看到不少老式的石磙、石板、香爐等,作為古建筑院落裝飾所用。片區仿古建筑大多安裝黑漆木門,用紅漆雕花裝飾,顯得相當典雅厚重。
老屋再現
書寫泉城幽幽古韻
百花洲片區的院落中,最有名的可能是邊貢的萬卷樓。邊貢是明代濟南歷城人,是明代文學“前七子”之一。萬卷樓位于片區西北角,屬于建成較早的仿古建筑,小院分為上下兩層,建筑面積較大。
片區的西南角有一處小院,走進去就是三錫堂的原址。在三錫堂附近,當年在濟南赫赫有名的慶育堂藥店也已完工,明堂亮瓦重現當年繁華。據悉,昔日的后宰門街商賈云集,老字號眾多。將來,一些字畫店、筆墨店、石印館、古玩店可能重現百花洲片區。
水街建成
未來游客能直飲泉水
為了在百花洲片區重現老濟南風貌,園林部門在植物種類上花了不少心思。院落之外空地上的樹木以垂柳為主,選用的都是胸徑數十厘米的大樹,院中主要栽植民居中常用的樹種,以果樹居多。
整個片區的水系已接近完工,“水在石上流,人在水上走”的泉城特有景觀將很快實現。記者在現場看到,院落之間的空地周邊栽植著垂柳,中間就是水街。據悉,百花洲片區共有北芙蓉泉、王八池子、術虎泉、岱宗泉、厚德泉5眼泉,王府池子、珍珠泉及珍泉3條水系,經明渠水道匯集百花洲后,再流入大明湖。據施工人員介紹,他們正在修建水街通往百花洲的水道和橋涵,工程完成后,老城區泉水可經過古建筑群落和百花洲、大明湖貫通連為一體。
除了現有泉水和水街,施工方還在一些古建的院落內外打了泉井。記者了解到,未來百花洲片區將安裝泉水直飲系統,游客在此可以很方便地一品泉水甘甜滋味。
據悉,明府城—百花洲片區整治工程于2011年9月26日開工建設,包括拆遷、民居建筑、園林景觀、道路、管線等基礎設施建設,泉池修復、燈光亮化、文化展示、經營業態策劃等。建成后將成為“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特色空間的代表;集中展示古城物質與非物質文化的傳統街區;集展覽、餐飲、游賞于一體的復合型休閑文化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