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汶上縣打造特色旅游產業積極推進旅游強縣建設
按照全市作出“打響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打造濟寧經濟升級版”的工作部署,近一段時間,汶上縣緊緊圍繞“爭當先行者、沖刺前十強”魯西科學發展高地的建設目標,深刻把握文化旅游大發展大繁榮的難得機遇,充分發揮獨特資源優勢,積極構建旅游產業加速發展的協調推動機制,加速推進文化旅游強縣建設。
一是搶抓申遺機遇,努力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全面推進柳林閘、寺前鋪閘保護展示工程,加快南旺樞紐博物館布展進度,開展河道和路域環境綜合整治,緊鑼密鼓深化專題宣傳活動,努力以整潔有序的環境面貌、扎實專業的保護現場迎接國際專家實地考察評估,確保這項國字號工程順利通過申遺評審。以大運河申遺為契機,通過南旺鎮域旅游規劃,3A級景區建成開放,旅游配套設施完善,旅游強鄉鎮創建,促進運河古鎮各項開發建設,最終實現遺產保護與旅游觀光相得益彰。
二是推進項目建設,切實增強旅游跨越發展后勁。不斷推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全市重點督導旅游項目建設,努力實現文旅興城。加快推進寶相寺景區配套工程建設,年內完成游客服務中心、3D影院裝修改造及大型停車場建設工作。以打造5A級寶相寺景區為目標,積極推動寶相宮和寶相福地工程建設,確保將寶相宮打造一處佛教文化交流中心、佛教藝術殿堂和佛教朝拜圣地。加快生態民俗旅游開發力度,爭取10月份蓮花湖濕地二十四節氣廣場和游客服務中心等項目完工,為全省旅游增添一道亮麗的民俗風情。將城市建設與旅游發展緊密結合,年內完成汶上縣文化藝術中心項目主體工程建設,進一步健全城市休閑娛樂功能。
三是優化產業結構,大力推進鄉村旅游開發建設。緊緊抓住省市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的有利時機,結合鄉村生態文明建設,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突出重點鄉鎮、重點項目帶動,確保每年打造一至兩個精品項目。明確我縣鄉村旅游發展空間布局,把旅游規劃、項目策劃作為基礎工程和關鍵環節,做到常抓不懈。按照重點景區輻射帶動的發展要求,軍屯、楊店旅游強鄉鎮和南旺運河古鎮率先發展,典型引領,做出特色,產生效益。其他鄉鎮結合各自資源、區位和交通優勢,積極開展特色村、農家樂、鄉村餐館創建工作。鼓勵支持以農民家庭為主體,通過自主經營、聯戶經營等多種形式發展鄉村旅游。統籌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旅游發展,把道路、用水、通電、通氣等基礎設施納入鄉村旅游建設的重要內容,做好鄉村旅游點與交通干道線路對接。堅持以標準化提升鄉村旅游發展水平,要求農家樂、鄉村餐館等旅游點達到廚房整潔衛生、食品衛生安全,廁所配置抽水馬桶,客房被褥實現一人一換的質量標準。
四是加大宣傳推介,精心打造成熟線路旅游產品。積極實施立體營銷推廣戰略,不斷加強政府主導,優化企業營銷,全方位、多渠道拓展客源市場。精心制作高炮廣告,開展高速宣傳,不斷延伸旅游宣傳觸角,持續鞏固濟南、徐州等周邊200公里基礎客源市場。借助全省“捆綁營銷”,持續在中央、省市主流媒體開展旅游專題宣傳,在曲阜、濟南高鐵站等交通平臺設置宣傳燈箱和廣告牌,加大縣域旅游形象推廣力度。堅持景區建設與宣傳推介同步,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報刊等各種媒體,高密度宣傳、多渠道推介,大幅提升景區景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加大旅游區域合作力度,積極融入全市旅游精品線路,真正實現與知名旅行社、景區景點的有機對接、客源共享,不斷拓展旅游市場。
五是加快市場運作,積極實施掛大靠強聯名戰略。充分認識堅持政府主導的必要性,對旅游發展過程中具有全局意義、關鍵作用的體制改革、產業招商、市場化運作等問題緊抓不放。堅持用市場化、產業化的理念發展旅游產業,認真學習借鑒外地管委會、政區合一等管理模式,整合包裝旅游資源,積極探索旅游景區一體化經營、長效化發展的新路子。通過培育旅游骨干“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支柱產業,促進各景區景點進一步彰顯特色、融合發展。大力實施掛大靠強聯名戰略,支持各景區以資本為紐帶,通過整體出售、委托經營、股份制合作等方式,開展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對外開放合作。
六是突出政策引導,積極構建多業共舉良好態勢。堅持全民創業與對外合作雙輪驅動,充分運用旅游獎勵,大力扶持餐飲、住宿、演藝、旅游車船等服務業態,形成“抓大不放小”的旅游開發思路。突出“吃”的特色,大力開展中都名吃名菜推廣工作,充分發掘以寶相寺素齋和蘆花雞特產為代表的飲食文化,引導企業投資建設旅游餐飲團隊接待場所。提升“住”的品位,適時引導喜客來國際飯店、蓮花湖酒店創建四星級、三星級飯店,有效提升全縣旅游接待服務水平和對外開放形象。積極引導星級飯店增添佛教、運河、儒家等文化元素,打造特色鮮明的主題文化酒店。加快“行”的建設,合理配置交通資源,加快打造連接北部生態山區與南旺運河古鎮的旅游快速干道,努力實現交通干道與鄉村旅游點無縫對接。豐富“游”的內涵,不斷推進旅游景區提升工程,加強標準化管理,開發影視、民俗、演藝特色旅游項目。大力引進知名旅行社入駐汶上,逐年擴大組團數和地接量,著力改善旅游服務水平。挖掘“購”的潛力,充分發揮政策和資金引導作用,打造2—3處大型專業旅游購物場所,積極帶動蘆花雞、核桃、紫薯粉條、白蓮藕、刺繡等旅游特產和佛教用品的規模壯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