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浴場作為山東青島市重要的旅游和休閑場所,是旅游的窗口亮點和城市管理的“顏面”。去年8月開始,青島市啟動海水浴場綜合整治行動,昨日記者再次跟隨市城鄉建設委前往前海浴場檢查時看到,經過近一年的規范及整改,各浴場秩序得到很大改善,功能分區明顯,水上摩托等不再與游泳區混合,減少了安全隱患。
第一海水浴場
分區明確攤位統一定價
來到第一海水浴場,記者看到,沙灘上明確分區,分別掛上了游泳區、海上娛樂項目區、太陽傘租賃區、便民售貨區、更衣沖水等標識牌。同時為規范業戶明碼標價行為,對所屬業戶統一制作不銹鋼價格牌20面,均擺放在經營點顯著位置。在安全救護方面,今年青島國信匯泉灣公司更新購置了設施先進的救護車輛,并與青醫附院建立應急救護綠色通道,能夠使遇險者及時得到救治;在沙灘沿岸增設救護專用瞭望亭4座,將海域救生區劃分為4個區域,每區配備救生船及救生人員,進一步細化救生區域,縮小救生觀察范圍。并在游泳區域內每隔50米設置長350米的安全警戒繩5條,當深水游泳者在發生抽筋、疲勞或身體不適時可依靠安全繩做為調整或等待救援,因海上大霧在水中迷失方向,可順安全繩游回岸邊。在棧橋海水浴場,盡管沙灘面積不算大,但仍明確地辟出了各功能區,水上摩托等項目沒有混入游覽區影響游客游泳。
在第三海水浴場,為了讓業戶規范經營,浴場將承包戶通過招標,所有經營戶承包給一名商家,并給經營商戶統一提供制服,定期與商戶座談,及時糾正浴場管理方面的不足及經營方面存在的問題。同時對每個攤位進行統一定價,并定做醒目的價目表,在攤點張貼。
石老人海水浴場
為流動商販開臨時經營區
石老人海水浴場沙灘寬廣、面積大,為更好地為游客服務,浴場根據自然資源條件,合理劃分功能區,分別是海上游泳區、沙灘休閑區、海上觀光區、商品銷售區、太陽傘帳篷租賃區。而在經營方面,今年嶗山區投資65萬元統一購置了16個PVC售貨大棚,所有經營商品擺放在棚房內,根據經營攤點不同的經營特點,分類統一監制價格收費公示牌28個,工作人員統一服裝、掛牌服務、誠信經營,讓游客進入海水浴場感受到陽光、透明消費和溫馨服務氛圍。
此外在浴場對外開放期間,許多流動商販推著小車占道經營,造成浴場周邊經營、交通秩序混亂,影響了海水浴場周邊的整體環境,為解決這個問題,石老人海水浴場管理處采取“變堵為疏、疏堵結合”的方式,開辟浴場對面“第四廣場”作為流動商販的臨時經營區,對流動商販實行集中管理,占路經營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面對如潮的客流,石老人海水浴場停車較為困難。“我們浴場共有2處停車場,僅能容納中小型車輛281輛,遠不能滿足實際車輛停放需求,導致車輛亂停、交通秩序混亂。為此今年管理處將原黃金海岸工地作為臨時停車場,供旅游大客車停放,安排有資質的停車場管理單位加強管理。”石老人海水浴場管理處負責人介紹說,同時協調交警部門每天安排20名交警從早上7點至晚上9點,對浴場周邊道路進行現場管理疏導,有效緩解浴場周邊停車壓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