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10月漲價或成定局
多年來,十一黃金周一直都被旅游業界看作一年中最重要的“黃金時間”,尤其是出境旅游線路,有的旅行社甚至提前兩個月就開始銷售。然而今年這些線路的報價卻遲遲未出。記者走訪各大旅行社時獲悉,游客想要10月份報價,可能還需要等10到15天。“我們也急,但是新規在前,誰都不愿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港中旅國際(山東)旅行社青島開發區營業部經理李百玲有些無奈。
雖然線路報價遲遲不出,但多數旅行社已著手應對。李百玲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以歐洲4國游為例,當前報價約為16000元/人,如果按新的《旅游法》,自費景點和購物點就要全部取消,再算上地接成本,報價至少得翻一倍。
◇消費者
只要不強制,沒必要全取消
面對新出臺的《旅游法》,多數市民表示支持。市民白羽認為非常有必要,“出去玩就是散心的,旅行社非要推銷自費景點、購物店,別提多堵得慌了。國家早就該出臺政策規范一下了。”
有市民提出,規范市場是好事,但購物點沒必要全部取消。上個月剛和老伴兒從杭州游玩回來的蘇云女士告訴記者,“其實我覺得,出去玩一趟,帶點土特產也是應該的。游客愿買就買,不買就算,只要不是強制消費,沒必要全部取消。”有些市民認為,《旅游法》帶來的高團費,可能會大大降低游客出行的積極性。
◇業內專家
新規更考驗旅行社實力
“旅游業肯定會受到影響。”對于《旅游法》的實施,青島市旅游業人士幾乎眾口一詞。一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各家旅行社其實都已按照《旅游法》的規定設計了無自費景點、無購物的純玩線路,但是根據成本估算后的報價實在太高,旅行社都不敢將其推向市場,怕嚇跑了顧客,而這種情況下,更加考驗旅行社的實力。
魯東大學旅游管理系副教授茌家飚表示,《旅游法》的出臺,可能會加速旅游行業“洗牌”,走向理性有序的競爭。他還表示,消費者要辯證地看待漲價。所謂的漲價只不過是按照規定,將購物、自費等項目透明化地體現在報價中,這樣才能讓更多的旅游者明明白白地消費。(張忠德 劉振男 孫翠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