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山東頻道9月25日電(成琳瑜 趙峰)9月底的山東棗莊嶧城區,榴果飄香。第一屆世界石榴大會在此成功舉辦。這次盛會把嶧城生態文化旅游的城市品牌推上了世界舞臺。如今,嶧城區正推進“冠世榴園”5A級精品景區創建,全力打造生態文化旅游的城市品牌。今年1-7月份,嶧城已累計接待游客93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6000余萬元。
冠世榴園爭創5A級景區
日前,總投資2億元的冠世榴園游客服務中心福韻廊形象大門、生態停車場、景觀大道等一期工程建設完成,河道治理、水景公園等續建工程順利啟動。嶧城區高水平推進景區建設,創建5A級景區建設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冠世榴園,是嶧城區的一張驕人名片,2000余年的栽培歷史,18萬余畝的面積,50多個品種,生態優、環境好……這些“美麗”的資質讓冠世榴園入選吉尼斯世界之最。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嶧城區就對冠世榴園進行開發建設,累計投資近20億元開發建設了青檀寺、一望亭、萬福園等景點。冠世榴園景區先后榮獲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自然保護區、國家4A級景區、首批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省自駕游示范點、省十大森林生態景觀等稱號。
2012年,嶧城區投資50萬元完成了冠世榴園5A提升規劃編制,計劃投資11億元,建設青檀寺景區、石榴文化長廊、戶外運動基地、婚慶風情園、石榴文化主題園、南大門門戶形象區、榴園風情體驗區、象山主題度假村、北龍塘銀發養生區9大節點。
嶧城區還充分發揮旅游小鎮對景區5A級提升的服務功能,整合棠陰駐地村莊,配套完善行政辦公區、游客服務區、商貿區、旅游餐飲娛樂區、教育醫療服務區等功能分區,提升榴園鎮載體功能,打造生態宜居休閑旅游小鎮。目前,榴園鎮駐地已搬遷至冠世榴園中心地帶;榴園大街正在升級改造;商貿區、旅游餐飲娛樂區、教育醫療服務區正積極完善當中。
目前,冠世榴園5A提升創建正穩步推進,總投資2億元、規劃總建筑面積20350平方米的游客服務中心完工率達60%;圍繞規劃設計的北龍塘銀發養生區、石榴文化主題園等7大節點的招商引資已拉開序幕;石榴文化博覽園項目主體完工,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和布展設計;逍遙峪生態旅游項目已簽訂開發合同,正在進行上山道路修建和土地平整。
今年1-8月份,冠世榴園景區先后接待游客7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750萬元。
嶧城旅游彰顯地方特色
9月1日正午時分,嶧城區石榴園深處的“農家樂”庭院內,大紅袍石榴似滿樹的紅燈籠搖曳在烈日下,迎來了西安的游客。辣子雞、羊肉湯、菜煎餅……濃郁地域特色的飲食讓女游客賈曉娜贊不絕口。“辣的不辣的,肉的菜的,五色俱美,六味飄香,鮮嫩可口。”說起嶧城菜煎餅,賈曉娜豎起了大拇指。
依托18萬畝石榴園,嶧城區發揮省級旅游特色村——王府山村的典型帶動作用,借助濃郁的“榴園、榴鄉”特色,推出吃農家飯、居農家院、品榴葉茶、賞石榴園等鄉村旅游體驗項目,集中打造嶧城“榴園人家”品牌集群,吸引游客休閑娛樂,體驗農家風情。在此基礎上,還增設牌坊、亭臺、樓閣等旅游配套設施,開辟琴棋、書畫、球類、牌類等休閑項目,鼓勵發展以家庭為單元的休閑娛樂,組建民俗風情表演隊伍,展示民間傳統文化。截至目前,全區已發展“農家樂”80余家,間接吸納勞動力6000余人,年創旅游綜合收入3000余萬元。
以“榴園人家”為龍頭,嶧城區打造了運河漁村、吳林采摘、陰平棗園、底閣垂釣等特色鄉村旅游品牌,精心設計“賞花品果、民俗體驗、休閑垂釣、溫泉養生”鄉村旅游體驗一條線,打造出“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
依托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嶧城區還開發特色旅游產品,使得旅游核心吸引力大大增強。通過發揚石榴文化、匡衡文化、金瓶梅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資源,嶧城規劃開發冠世榴園風景區、古運荷鄉景區、仙人洞民俗生態園等重點文化旅游景區,高水平打造金瓶梅文化園、匡衡文化園、三公祠、荀子墓、仙沐溫泉等多處旅游標志性工程,逐漸走出了一條親山、親水、親農的生態旅游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