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把環境安全作為環保工作的生命線,把應急管理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著力構建環境應急管理防控體系,確保環境安全。
臨沂市強化應急機制,在全省率先成立副縣級環境應急管理中心,投資1800萬元建設環境應急指揮中心。環保部門與公安、安監、水利、衛生、監察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建立環境突發事件聯動機制的意見》,與江蘇省徐州市環保局聯合印發《關于健全跨省交界環境污染聯合處置機制的實施意見》。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對南涑河等重點流域,對飲用水水源地岸堤水庫等重點區域,制定專題預案;及時修訂78家企業應急預案。建立119、110信息臺與12369環保舉報熱線信息溝通機制。
臨沂市配套建設事故背景下的防控設施。在企業風險點位、生產車間、總排污口,配套建設三個層面的防范工程。實行企業下游匯水河道多級閘控,水利設施“一崗雙責、并行管理”,確保事故背景下,能夠分級攔蓄,控制事態。對企業、城市污水處理廠、入河斷面、縣區交界斷面、出境斷面,實行五級預警監測,視頻、在線、水質自動監測站同步監控,市、縣區兩級聯網。全市設置109個風險預警監測點位;在144家水、大氣重點排污企業,22個省界、縣區交界斷面,安裝在線監測設備271臺。
臨沂市嚴格監管,清除應急管理隱患。對新、擴、改建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時,嚴格進行環境風險評估;項目建設不符合要求的,一律嚴格整改,防止新增風險源。加強隱患排查,定期開展化工企業、涉重金屬企業、放射源使用企業等專項檢查,對隱患問題做到整改到位一個、銷號撤案一個,力求排查覆蓋率100%,隱患整改率100%。目前,已對全市347家環境風險企業逐一建檔,實施動態監管。對重點流域和敏感區域加強環境管理,環境應急人員全天24小時值守,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報告、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第一時間調查處理,及時解決苗頭性問題。(志華)